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上古神话演义
目录
位置:主页 > 古代文学 > 史书 > 上古神话演义 >

第四十四章 帝尧遊黟山 览尽大千界

晚餐毕后,大家又聚拢来闲谈。羲叔问赤将子舆道:“容成子到底是个什么人?世间传说他著了一部书,叫作《容成后来他随黄帝升仙去了,与世长辞,更不会再有这一部书流传于人间。想起来是后世左道邪魔的方土,造出来假托他的名字的。

讲到容成子这个人,很是敦厚而睿智。他起先在东海边一个岛上服食三黄,就是雌黄、雄黄、黄金三种,专心修炼。后来黄帝知道了,请他出山。他就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盖天,象周天之形,可以考察天文,利用不少。一件是调历,岁纪甲寅,日纪甲子,所有时节因之而定,利用亦不少。这两件之外,他又发明一种测定东西南北方向之术。辨别方向,本来有指南针可用。但是指南针所向,不必一定是正南正北,往往略有所偏。

所以,容成子又发明一个法术,用一根长木竖起来,做一个表,拿一根索系在上面,再拿了这根索绕着表画地成一规形,以考察太之影子。假使太向中,影子渐短,候西北隅影子初初入规的地方,就给它记起来。假使太过中,影子渐长,候东北隅影子初初出规的地方,再给它记起来。这两个记起来的地方就是正东正西;拿这两个折半起来以指着表,就是正南正北。

他这个方法是在梁州地方发明,所以现在梁州人用这个方法,还叫他是容成术。至于采的容成术,秽无理已极,岂是可以长生之道!就使确有效验,求仙的人亦决不应该去做的;就使做了,亦决不会成仙的。你看是不是?”羲叔道:“某本来有点疑心,给先生一说更觉明白了。可怜容成子冤枉受了多年,今日才始昭雪,先生亦可谓对得住老朋友了。”

说到此处,帝尧问道:“容成子的胎息,先生说过了。浮丘子的炼丹方法,如何呢?”赤将子舆用手指指山上道:“所有药料都在这座山里。第一种是朱砂,就出在上面一个朱砂洞里。第二种是紫芝,生在山顶及溪边,大的长到五六尺,其大如箕,颜色紫碧相杂,香气如兰如桂,真正是个神物。第三种是红术,其状和珊瑚一样。第四种是水,出在岩之中,长滴石髓,其状其色都和相仿,所以叫作水,是炼丹必不可少之物。久服水,亦可以长生。第五种是汤泉,在中峰之颠,水味甘美,亦是炼丹煮食必不可少之物。天下世界汤泉很多,但是多含有硫磺质,只有此山所产,带朱砂质,所以可贵。此外如同黄连、人参种种名贵的药品,山中无不齐备。”

正说到此,只听得外面侍卫人等一片呼喊之声。大家诧异,不知何故,急忙起身,出来一看,只见满山之中,大大小小都是灯火,忽高忽低,忽上忽下,忽东忽西,忽隐忽现,或则千百为群,或则只有两三点,漫山遍谷,到处皆是,照得千丘万壑几乎同白昼一般。隔了许久,方才渐渐消灭,大众无不诧异。

赤将子舆道:“这个叫作仙灯,是黟山三大奇景之一。灵山之灵,与他山不同,就在此处。”老将羿道:“另外还有两种是什么?”赤将子舆道:“一种叫作云海,一种叫作放光,将来都可以看见的,此时说也说不相像。”

次日天晴,大众徐步上山,走不多路,忽然有两只乌鸦迎面飞来,向着大众叫了几声,立刻回转飞去;隔了片时又飞来叫几声,又飞回去。赤将子舆道:“这一对叫作神鸦,是本山灵物之一。每有客来进山,它已知道,总先来迎接。它们每年孵小鸦,总是住在这里,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岂不是神鸦吗?”大众又走了许多路,只见遍山都是桃树,约在万株以上。赤将子舆道:“这是黄帝所手植的。起初没有这许多,现在桃子桃孙,年年蕃衍,每到春天,万花齐放,真是锦绣世界。可惜现在来迟,已是绿叶成子满枝了。”过了桃林,赤将子舆指着前面一个山峰,说道:“这个亦是黄帝的遗迹。”

众人看时,只见山上两个石峰,如人对坐,一个朝南,后面围绕一山,俨如君主座后的黼扆。一个朝北,俯了头,非常恭肃,如同臣子朝见君主的样子。赤将子舆道:“当初这山上有两块石头,黄帝和浮丘子常在这石上休憩论道。后来仙去,这两块石头就化作双峰,朝南的就是黄帝,朝北的就是浮丘子,岂不是奇怪吗!”正说时,只听得一阵音乐,大众听了,都向四处张望,说道:“哪里作乐呢?”赤将子舆道:“过去有一个山峰,壁立千仞,人不能到,上面常有仙人聚居。每当清风明月之夜,作起仙乐来,山下人时常听见,但总在夜间,日里是没有的。此刻所听见的,是音乐鸟的鸣声,不是有人奏乐。”

帝尧道:“音乐鸟,这名字很好听,从来没有见过。”赤将子舆道:“音乐鸟,一名叫作频伽鸟,亦叫作迦陵鸟。它在壳中已能发声,而且微妙,能压倒众鸟,大概亦是仙禽之类呢!”说着四面一望,指着东面树上说道:“这就是音乐鸟了。”

大众细看,果见有十余只美丽之鸟,黄羽、黑眉、赤脊、翠尾,正在那里争鸣,其声非笙非笛,非竹非丝,引商刻羽,真如奏乐一般,和谐清脆,非常好听。忽然之间,又从峰上飞下数十只,一齐鸣起来,更觉悠扬入耳。那鸟飞的时候,翅尾之间带着一线白色,可算得五色都齐备了。羲叔道:“某听见说,频伽鸟一名叫共命鸟,两个身子共一个头,常住在西方极乐净土的,何以这个鸟并不如此?”赤将子舆道:“野人习闻如是,究竟不知孰是孰非。或者那个共命鸟亦叫频伽,名字偶然相同,亦未可知。”

帝尧问道:“山中有猛兽吗?”赤将子舆道:“虎豹之类都有,但是从不害人,大家以为是已经仙人点化的原故。另外有五种神兽,极为特别。一种是猿,此山猿类本多,但有两只是神猿,一黑一白,都在数千岁以上,见了人往往作揖打拱。

那只黑猿常常引着大批的猿到处觅食,那只白猿不常看见,偶然看见总是坐在竹兜里,由四只大猿抬着了走。但是那看见的人,总可以遇到祥瑞或快意的事情。一种是天马,常常飞腾于最高各峰的顶上,有电光绕着它的四足,但亦是不常见的。一种是白鹿,往来各处,忽隐忽现。一种是青牛,其大如象,常出来啮草,遇见人立刻飞驰而去,倏忽之间已不知去向。一种是紫豸,头像龙,身像麇,尾像牛,蹄像马,远望过去,俨然是一只麒麟,但的确不是麒麟。这五种都称为神兽。又有三种怪物:一种叫魶鱼,四足,长尾而无鳞,声如婴儿,能够升到树木上,含着水去饵鸟,捕获了来做食品。缘木求鱼竟可以得鱼,真是奇事了。它的脂膏可以点灯,久而不熄,现在山上居民往往用之。一种叫卢(犭炎),很像穿黄山甲,但是没有鳞片。它最喜欢吃猿及蜂两种。每次要吃猿的时候,只须抗声一叫,大批群猿都闻声而至,环绕了它跪在地下。它挑选几个肥猿,用木叶或砖石放在它头上,那肥猿就战战兢兢捧了头,一动也不敢动,仿佛防恐木叶、砖石跌坠似的。挑选完毕之后,瘦的猿就纷纷四散,那肥猿就做了它的食料,岂不是怪物吗?

还有一种,叫作石斑鱼,只有雌的没有雄的。到得春天,与蛇 ”

正说着,已走到一个洞口,赤将子舆道:“这个叫作驾鹤洞,从前浮丘子在这里控鹤的。”又指着西面一个峰头道:“这峰就叫浮丘峰,是从前浮丘子在这里修炼的。上面有浮丘导引坛,彩云灵禽,时常拥护翔集在上面。每到春天,音乐鸟一定日日到坛上来飞鸣一次,真是仙迹!”又指着一个峰头说道:“这个叫容成峰,是容成子栖息的地方。现在还有宝篆、丹篆藏在上面,但是人不能上去,所以无从证明。容成峰的下面有一片平地,叫作容成台,是从前容成子登啸的地方。”又指着一个峰头说道:“这座叫作轩辕峰,当初黄帝采药就在此地。

现在还有紫芝、玉菌之类,生在山顶上。轩辕峰下面过去几十步路,有一块仙石座,当初黄帝与浮丘、容成诸臣会憩,常坐在这块石上。到得现在,偶然去坐坐,常有异香从空中而来。

假使在梅花开的时候,就闻到梅花香;在桂花开的时候,就闻到桂花香;在荷花开的时候,就闻到荷花香。但是左右前后,并没有梅花、桂花、荷花等等,竟不知是从何处飘来的。野人从前在此历试历验,真是不可思议之事!”帝尧道:“轩辕峰离此地有多少远?”赤将子舆道:“看着像近,但是有不少之路。”帝尧道:“且先到那边去望望。”

于是,大众直向轩辕峰而来。一路鸟道崇冈,非常难走。

走到一个峰上,只见一块方石,上面纵横刻有数十道深线,都成方罫形;旁边又置有数百颗圆形的小石子,不知何用。赤将子舆道:“这个亦是黄帝的遗物。从前黄帝和容成、浮丘诸人,常常拿了这个东西来遣兴。两人对坐了,一个用白石子,一个用黑石子,在这方罫之上你放一颗,我放一颗,差不多放到一半光景,只听他们说你赢了几路了,或者说你输了几路了。这个玩意儿名字叫作奕棋,大约是可以分胜负的。”帝尧道:“先生可懂吗?”赤将子舆道:“当初,野人在旁亦尝细细观察,看见黑子怎样去围住那个白子,白子又怎样去包住那个黑子,觉得亦很有道理。但是那道理非常深细,野人粗心浮气,实在有点不耐烦去研究它,所以不懂。”帝尧听了,将所布在那里的石子行列,细细观看,揣摩了良久,又将石子统统移开,自己再一颗黑、一颗白的摆起来。赤将子舆在旁看了说道:“原来帝是懂这个玩意儿的。”帝尧道:“朕不过研究研究,并没有懂。”赤将子舆道:“野人不相信。既然没有懂,为什么这个摆的方式,有点和当初黄帝他们相像呢?”

原来帝尧是天纵之圣,敏悟异常,一经思索,已觉得有点头绪,而且知道此事是极有趣的,因而将石子一齐移开,又细细摆了一会。羲叔在旁说:“天色不早,轩辕峰不能去了。此地无房屋,恐怕天黑了山路难行,不如且寻个宿处,明日再来如何?”帝尧一看,红日已衔西山,果然不早,不觉叹道:“朕一时贪弄这个玩物,把半日光竟消耗了,可见一个人对于戏玩的东西是不可沾惹的。”当下由赤将子舆引路,曲曲折折到了一处,和山顶已有点相近,果然看见许多房屋,亦是从前黄帝所留下的,其中虽无居人,却喜尚可住宿。那时已经暮色苍茫,侍卫早将预备的灯火、餐具、卧具等铺设好了,大家饱餐一顿。因日间跋涉疲劳,大家亦不多谈,各各归寝。帝尧在枕上,还是细细想那个奕棋之理,久而久之恍然大悟,不觉得意道:“从前伏羲氏的时候,河中有龙马负图而出,上面点点都是个加减数目,名字叫作河图。现在这个奕棋的道理,就是从河图数得来的,看着烦难,实在亦很容易懂呢。”想罢之后,就沉沉睡去。

到了次日,天尚未明,赤将子舆已经起来,邀了帝尧和老将羿、羲叔等,跑到山顶上观看日出。但见西面诸山为霞气所映,峰峰都作赤色,美丽之至。向东一望,则红霞半天;歇了一会,红霞之中又起子黑影一线,高高低低,如同远山一般。

又歇了一会,忽然大放光明,如火之上焰,如金之发光。约有半个时辰光景,忽见一个太出来,其色雪白,如一面大镜,若隐若现,摇曳不定,而且既然上来,忽又下去,如此者三次。

赤将子舆道:“这个太是假的呢。”众人听了,不甚相信。

又过了一会,果然真个的太方才上来,其色甚红,而且甚大,渐渐上升,颜色亦逐渐淡下去,轮廓亦逐渐小下去,久而久之,已和平时所见一样了。众人看了,无不叹为奇观,连说有趣有趣。帝尧问亦将子舆道:“刚才那个白色的太,先生何以知道它是假的?”赤将子舆道:“天地之中,纯是大气所充塞。大气这项东西,能够有一种回光折光之妙用。天体是圆的,太从地下上来,那个光芒九射到天空之中,空中的大气受到这个光芒,立即反射到地面上来,所以那时太并未出地,霞光已经普照于大千世界,就是这个原故。后来将近出地了,天空中的大气已将它的影子吸收了上来,所以它的颜色雪白,而且摇动升沉不定,这就可以知道是它的影子了。既是影子,岂非是假的吗?譬如盂底放一项物件,寻常是看不见的,注满了水就可以看见。那个理由与此相仿,就是折光的原故。”

正在说时,只见树林中飞来一阵好鸟,色浅赤,个个乱叫。它的叫声好像“客到”二字。赤将子舆道:“这种亦是音乐鸟之类。游人到此,必先期而鸣,亦是奇怪的。还有一种鸟类,很像百舌,亦是几十只成一群。它的声音屡屡更变,有时候大声轰轰,仿佛车轮走过。有时候细声袅袅,仿佛洞箫抑扬,大概亦是音乐鸟之类。”帝尧等听了,亦不言语,只管贪看朝景,不住的四面张望。赤将子舆指着西面天尽处,说道:“这个青白色的,就是彭蠡湖西岸的敷浅原山。”又指着北面雪白的一线,说道:“这就是大江。”帝尧正看得出神,忽然有无数白气从远处山上涌出,渐移渐近;忽然自己所立的山面上亦蓬蓬勃勃、絪絪緼緼的涌出白气来,如絮如绵,迷漫四塞。赤将子舆连连叫道:“好极好极!云海来了,云海来了。”

帝尧再四面一望,不要说大江、敷浅原山不知到何处去,就是远近诸山,都一无所见;只有几个最高之峰浮青凝绿,还矗立于茫茫白气之中,仿佛大海中的点点岛屿。忽而天风一卷,那一片云气奔腾舒展,如波涛之澎湃,直冲无数岛屿而去;忽而又复冲来,真是奇态诡状,瞬息万变。再看那些近前的山冈,则沉埋韬晦,若隐若现,仿佛长鲸、巨鲲、蛟龙、鼋鼍等等,出没于惊涛骇之间。歇了好一会,忽然云开一线,日光下射,那个景像更加奇怪,或如瀑练,或如积雪,或如流银之泻地,或如振鹭之翔翥,或如海舶扬帆而出岛口,或如大蜃嘘气而为楼台宫阙。有时天边隐隐,露出一发之青天,仿佛如海外诸番之国人,立在峰顶,仿佛如坐了大船,乘风而坐在天上。真正是奇极了。又歇了好一会,云气才散,日光复来。帝尧道:“所以叫作云海,真个如身在海中一般。”赤将子舆道:“这个是此山独一无二之奇景,所以这山上的地方都以海字取名。在前面的许多山峰叫作前海,在后面的许多山峰叫作后海,在东面的叫东海,在西面的叫西海,中间的叫中海;明明是山,却叫它作海,岂不是奇事吗!”老将羿道;“老夫年纪不算小,游历的地方不算少,从来不曾见过这种奇景。不到此地,几乎错过一生了!”羲叔道:“我等寻常想想,只有仙人能够在云中来往,不想今朝居然置身云外,真个难得了。苍颉氏造字,‘人’在‘山’上曰仙,想来真是有研究的。”

赤将子舆道:“岂但云在我们下面,就是雷电等亦在我们之下呢。野人从前住这里的时候,有一年夏天,在山上游玩,观望这个云海的景色,忽然看见云气之中有一物窜来窜去,忽东忽西,竟猜不出是什么东西,颇以为怪。后来跑到山下问那居民,知道刚才雷雨大作,才觉到那个在云中窜来窜去的东西就是雷霆呢。照此看来,岂不是雷霆亦在我们的下面吗?最奇怪的,下面听到呼呼之声,甚为猛烈,上面竟一点声音没有,不知何故。或者仍旧是大气的原故,下面浓厚,上面稀薄,因此声音传达不到,不知是不是?”帝尧道:“云生于山,所以山总比云高。凡有高山,想来都是如此,不必一定只有此山有云海。或者此山高大,所以特别著名就是了。”

大众又观望一会,才回到宿舍,进些饮食,再往轩辕峰而来。路过昨日的棋局,可怪那棋子,又照常布着在那里了。帝尧诧异道:“朕昨日分明记得都移在旁边,正要想摆,并没有摆就动身了。现在此局究竟是何人所摆?这山中并无多人,而且摆的又非常合法,这个真是奇事。”赤将子舆道:“所以叫作仙棋石,是有神灵在这里呵护的。”众人听了,嗟叹不已。

到了轩辕峰之后,路旁紫芝甚多,而且甚大。走到峰顶,有一间石室,室中有石几、石座各一。赤将子舆道:“这就是黄帝当初在这里受胎息的地方。”帝尧到此俯仰流连了好一会,方才下峰,回到宿舍。

推荐阅读

北齐书> 后汉书> 清宫史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三国志> 明史纪事本末> 野史秘闻> 蒙古秘史> 秦前历史导读> 汉朝历史导读>

阅读分类导航

四大文学名著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