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宋词三百首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宋词 > 宋词三百首 >

欧阳修《戏答元珍》原文·翻译·赏析

【原作】

 戏答元珍——[宋] 欧陽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

 戏答元珍:一作《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这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县令时酬答丁宝臣的诗。丁宝臣,字元珍,时为峡州判官。

 天涯:天边。

 山城:靠山的城垣,指夷陵。

 冻雷:春天的雷声。

 夜闻啼雁生乡思:一作“夜闻归雁生乡思”。

 物华:泛指万物。如唐代杜甫《曲江陪郑南史饮》之“自知白髮非春事,且尽芳樽恋物华”,宋代柳永《八声甘州》之“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洛陽花下客:作者曾为洛陽留守推官。北宋时洛陽的花园最盛,牡丹尤其著名。作者曾写过《洛陽牡丹记》和《洛陽牡丹图》等诗作。

 野芳:野花。

 

【古诗今译】

 我还以为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山城了呢,都已经是二月了,这山城的花儿还未见开放的迹象。压着残雪的枝头好象还有经过一个冬天仍然没有落下来的橘子,春雷惊起地下的竹笋,不久就要出嫩嫩的新芽。夜里,从远方飞来的归雁的叫声,又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带着病迈进新的一年,面对春色*不免感叹时光与万物的变化。我曾经在洛陽的名花丛中饱享过美丽的春光,山城的野花虽然开得迟一些,但也不必为此叹息。

 

【赏析】

 欧陽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欧陽修因直言论事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所作。一本题为《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

 作品先是描写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最后则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悲凉,表现出作者平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首句写夷陵山城的恶劣环境。二月时分在其他地方早就应该花开满眼香气逼人了,但在此地却遍地荒凉。诗人表面上是写自然环境的寒冷,但实际上是暗喻政治环境的恶劣,言外之意该是说朝廷的关怀怎么就不能远度天涯光顾一下这小城呢?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芽”,残雪压枝,仍有柑橘未落;冻雷初响,惊醒熟睡的竹笋,它亦积蓄着力量,正要冒出新生的嫩芽。意即尽管如此,但远在山城还是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着,并且还要品出美味打破生活的寂寞。黄橘与笋芽不惧雪压、雷鸣的顽强精神,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的操守与气节,也暗示出正义的力量不但无法被摧垮,而且必将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诗人抒写乡愁,感叹人生之短暂。“夜闻归雁”与“病入新年”深刻地反映出了诗人心里的苦闷,贬诸山城兴起乡思之情在所难免,而这乡思之情又变成乡思之病,面对新年又至物华更新不免要感慨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结句含蓄地流露出诗人对眼前处境的自我慰藉及对前途充满的乐观信念。此处诗人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表面上说他曾在洛陽做过留守推官,见过名扬天下的洛陽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没有什么可感叹,但实际上却充满着一种无奈和凄凉,“不须嗟”实际上有大可嗟之意,因此才有了这首借“未见花”的寻常小事生发出人生乃至于政治上的感慨。

 作品写景清新自然,抒情一波三折且又真挚,寓意深刻,感人至深,充满了奋发向上的信念,耐人思索回味。在写景抒情中蕴涵着更深一层的象征和寓意;在情感书写方面跌宕起落,章法谨严有序。特别是开篇,起得超妙,欧陽修自己也颇为自得,他曾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 (2009-6-3)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推荐阅读

宋词三百首解读> 宋词三百首> 宋词赏析> 辛弃疾> 吴文英> 岳飞> 元好问> 范仲淹> 柳永> 张先>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