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康熙
目录
位置: > 历史故事 > 康熙 >

浅析康熙的用人之道:他的三用和三不用之道

爱新觉罗,玄烨,清第四帝,在位69年,8岁登基,14岁亲政,文治武功,独步天下,擒鳌拜,撤三藩,统一台湾,平葛尔丹,北逐沙俄签《尼布楚条约》,策封六世达赖喇嘛,修康熙字典,创南书房、开廷讲、建圆明园,开运河,兴修水利,开创康乾盛世。

康熙师从汉学、从《四书五经》入门,到百家诸学,儒释道三教,无一不闻,且颇有见术。他不仅精于国文,而且对西方科学也有涉猎,如代数、几何、天文、医学,这些个最早由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思想,对于他的一生也有很深的影响。作为一代圣君,他的思想和胸襟同样为世尊崇,特别是他的用人之道。

康熙用人有三用和三不用。

先说三用。

一是不拘满汉之别而用。那时的大清,刚刚入主中原,可谓根基未深,可康熙从亲政起,就开始重用汉人,这一点其实在当时的朝廷中是有非议的,康熙用人用到什么程度,如陈廷敬,张廷玉进了军机处,姚启圣,魏东廷、周培公任督抚,都是他的股肱之臣。正是从他开始,笼络了当时汉族的许多贤达,开创了满汉融合的历史。

二是不拘一格而用。从重新启用姚启圣可见端倪,姚启圣满腹绝学,是周培公临死前为他推荐的平台人选,但用此人有很大的风险,一是顺治帝是把姚启圣列入了黑名单的,说永不录用此人,如康熙用之,则是冒祖宗之大不敬;二是姚启圣是从心里瞧不起满族人的,他曾把从二品以下的大清朝的官做了个遍,但愤世嫉俗,装疯卖傻,很不服用;三是姚启圣为人尖酸刻薄,令人讨厌,很不受用。而康熙却力排众议,在杀了他的一番傲气后,直接任命他为福建总督,平台大臣,节制福建所有官员,最后为平台立下大功。

三是忠奸混用。这是康熙用人之不同人处。别的帝王用人是知其忠而用之,因其不忠而废之,而康熙则不然,他是忠也用,奸也用,好比一个医师用药,有时知其毒而用之,要的就是它的毒性。这里面,索额图和明珠就是一个例子,索额图是康熙的岳父,明珠是康熙的大舅哥,都是军机大臣,皇亲国戚,两人谁忠谁奸,一个是太子党,一个大阿哥党,都不是好东西,可是索额图和明珠都有可取之处,甚至有些时候还须用此二人,这一点,康熙瞧得清清楚楚,所以用此二人时,方法就是相互牵制,康熙总揽全局,结果,太子党要乱来,明珠在那里监视着,大阿哥想不测,索额图也不是省油的灯,最高明的是,两人同时下狱,康熙就让他两人互审,结果,他们知道的内幕比谁都多。

后说三不用。

一是气傲不用。康熙不用气傲之人。原因是不堪用,一旦用在关键岗位,不好控制,最有名的是用姚启圣,欲先用之,必先挫之,姚启圣硬是被塞入大牢,闷坐了三个月,把个能言鸟憋的没了锐气,最后又把他放出,一举封为封疆大吏,让桀骜不逊的姚启圣彻底没了脾气,对康熙佩服地五体投体。

二是尽用不用。功已立完,才已用尽,说不用就不用,这一点确实有点冷,但也有他的一番道理。比如还是姚启圣,平台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又让告老返乡,让老姚感慨万千。还有周培公,平定三藩,立下不世之功,最后也被发往边疆为官,让周培公终生抱憾。仔细翻一下史书,发现这是康熙的一惯用人风格,你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在特定的时间点上,你是特定的英雄,其实有时也是一种保护,像姚启圣不善官场,长期用他,他的结果不一定就好,还有周培公,立下大功,可在当时,手握兵权,一定会遭满人猜忌。

三是无错不用。康熙是最懂用人之道的,一个人如果不犯错,那他是不敢用,为什么呢?要么不犯错,要么犯大错。所以他用过的人,大都是有过错的,只要不是谋反乱国之错都可,这是康熙的容人之处。比如:明珠在平台时,因轻信郑经会降,误中计,损兵折将,康熙以此摘他双眼花翎,后又知他临死不屈,大义凛然,又以此赏他三眼花翎,可谓容人之过如此。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康熙的用人之道,直到今天,仍有他的借鉴意义。HR们,是否可以思考一下呢?

相关内容

康熙为何被称为“爱银皇帝” 因处于艰难时期> 清朝历史上康熙皇帝为何要杀忠诚如狗的鳌拜> 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周培公:周培公生平简介> 纳兰明珠简介 康熙王朝权倾朝野打的大清相国> 谁曾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康熙为什么被后世认为是历史的明君?>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