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诸葛亮
目录
位置: > 历史故事 > 诸葛亮 >

罗贯中为何要把“草船借箭”嫁接给诸葛亮?

《草船借箭》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因此,诸葛亮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就成了智慧的化身。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历史上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发生的时间也不是在赤壁之战,而是在赤壁之战后的濡须之战。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吴政权的开国皇帝,三国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他在推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孙权是个有作为的好青年,他好侠,义声远播,善养士,人才济济。孙权继承基业之后,把父亲、哥哥的旧部下及好朋友都团结在一起,短时间内就赢得了大家的支持,使江东名士张昭、周瑜、鲁肃、程普、太史慈等对他“委心而服事焉”。因此,他很快就稳定了东吴的局势。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比及号令到来,毛玠、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写了诸葛亮“草船借箭”,其实,这是作者为了拔高人物形象,为诸葛亮锦上添花而已,这也是文学创作中虚构的巧妙运用。

历史上真正“借箭”的却是孙权。“借箭”的时间是赤壁之战四年之后,曹操为了报仇而率军南下,进攻濡须口。一天,孙权亲自乘坐战船,深入曹营,到前方视察。曹操下令弓箭手射箭,一时万箭齐发,矢下如雨。不一会儿,孙权的舰船上便射满了箭。因受箭的一面偏重,船体渐渐倾斜,眼看就要翻覆,孙权急忙下令把船调转身来,用另一面受箭,使“箭匀船平”。

由此看来,孙权的“借箭”,完全是在紧急情况之下,采取的一种急中生智的应变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自保。但这种客观的“借箭”效果,正好反映了孙权卓越的军事才干和临危不惧的指挥能力。

据《三国志》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裴松之记载: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这件事情后来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借此突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为诸葛亮跟随刘备轰轰烈烈创业,谱写出惊天动地的传奇作铺垫。同时,与刘备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相呼应,衬托出诸葛亮的《隆中对》绝不是信口胡诌。从而说明刘备先生没有看错人,聘请诸葛亮是正确的。看来,罗贯中神话笔下人物诸葛亮颇费心思,为了塑造典型、突出人物形象而采用了虚构的艺术手法。

219年,孙权夺取了荆州,袭杀了蜀国大将关羽,次年又在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229年,孙权见缝插针,趁外交关系不错的时候称帝,改元黄龙。三国时期,实力派首脑曹操也曾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相关内容

三国诸葛亮vs司马懿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厉害> 谜团:诸葛亮超高的军事水平来自于何人教导?> 诸葛亮害怕言行被记载 蜀汉政权不设史官之谜>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诸葛亮北伐的原因> 为何说三国司马懿点评诸葛亮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历史上专权跋扈的权臣诸葛亮究竟有无篡位之心> 三国史上打得司马懿吐血 诸葛亮竟拥有秘密武>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