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起潮落(1)
------------
时尚的由来从古到今都有,不管是东方或是西方,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时代都存在着时尚。时尚是从女一性一服装开始的,最先出现在一浪一漫的国度法国巴黎。从1900年开始到目前为止的一百余年之中,巴黎的确成为世界时尚的中心,许多的时装设计师的设计灵感都是来自于那里的霓裳。她造就了更多的时尚顾客群,也造就了不同品味的时装设计师。
美国曾有一位学者如是说:“服饰是国家贫富的见证。”的确,一个国家的贫富与否完全可以在服饰上表现出来。但不仅是服装,就连妇女的美容化妆,也是与国家经济状况分不开的。在近代社会以前,社会中地位较高的阶层会用时尚把他们和较低的阶层区分开来。有经济实力的较高阶层会在潜意识中不断地变换时尚,而当较低阶层开始模仿较高阶层的时尚时,较高阶层又会舍弃这种时尚,重新制造出另外一种时尚。时尚是不断变动的,这种不确定的变动从某个角度上来讲,是区别于今天的时尚和昨天、明天的时尚的个一性一化标记,满足了人们对差异一性一、个一性一化的要求,也满足了人们对自我内心的一种享受。
服装是脸面,也是包装。它就像一个招牌,象征着一个人的身份。“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靠衣装马靠鞍”等词汇,足以证明服装对人本身的重要一性一。服饰上的装扮能反映一个人的一精一神面貌、审美品位。同样,服饰上的变幻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与背景。每个时代都有不同代表一性一的服饰,每个人都经历过服饰的潮起潮落。只要你回首曾流行一时的服装,就可以感受蕴藏其中的社会文化、审美情趣,乃至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留下的烙印。相对于时代的变幻来说,服装不仅是美的代言,也是社会变迁的一温一度表。
中国历代王朝对服饰都有着严格的等级标准。几乎不同官员不同阶层的人员都有不同的服饰装扮。而且服饰的四季色彩、质料以及应用场合都有严格的定制,绝不可有半点马虎。这种严格的等级之差到清代更加森严,尤其是在清朝顺治帝时,他颁布了“剃发令”。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此时的辫子是满清皇朝的标志,而留发、束发却成了捍卫汉人千秋祖业的象征。但是后来又为了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一些相关措施,使某些汉族明代服饰得以保存。后来鸦片战争使中国敞开大门,洋装开始进入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习一惯了宽腰松带的中国人非常鄙视那种紧身洋装。只是到了十九世纪末,一些归国的留学生和在国内为洋人做事的职员穿起了西服,但一般国人都看不惯,见面就称他们是“假洋鬼子”。当上海的妇女开始追求紧身合一体的服饰时,也有人出来责骂,说这种样式“衣瘦如竹管,后露一臀一前露一乳一”,简直是不知好歹自甘堕一落。然而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的时候,尤其是经过维新运动的洗礼,中国人的观念得到空前的解放,从潜意识里开始接受洋装。许多女一性一基本上以洋装为主要服饰,而当时的男一性一们并未在服装上有更大的突破,尤其是脑后仍留一条长长的大辫子,有一些不伦不类的感觉。
------------
潮起潮落(2)
------------
辛亥革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它不仅结束了满清王朝的森严统治,而且还使中国人从头到脚的全面革新一番。1912年民国政一府规定了新礼服的标准,男人呢,礼服一般以西服为主,并且还要戴高而平顶的有檐帽子;而女子的礼服则是长与膝齐的对襟长衫,有领,左右及后下端开衩,周身加以刺绣,或者下一身普遍着黑裙。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量的呢绒、洋绸等物美价廉的“洋布”衣料从国外源源进口而来。当时的时髦装饰,男子是礼帽、西服、眼镜和怀表之类的,而女人呢!纷纷去了发髻。农村姑一娘一梳起了大辫子,城市女子开始流行烫发卷发,并模仿西方女子束腰凸胸。在中国流行了几百年的三寸金莲也开始被西方所流行的高跟鞋所取代,并且也开始流行了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新式旗袍。虽然说,现代也流行穿旗袍,但仍然有很少人能穿出属于那个时代的味道。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时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人的气质与旗袍盛行期的风貌迥然不同。可想而知,美丽也是与时俱进的。这里有关旗袍的就不多说了,在另起一文中再听我娓娓道来。
那个时候所流行的服装趋势,在样式和用料上都与西方国家差别不大,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少数有权势、有地位、有身份、有钱人家的太太、小一姐和先生们身上。一般老百姓、特别是居住在广大乡村里的老百姓,依然自己纺线、织布、刺绣、缝衣、做鞋,穿着依然延续着明清时代甚至更远年代的传统样式,即使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外面的影响,也仅仅是一些不碍大体的改变。到了我国初建阶段,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整个国家都流行着具有革命意识且飒爽英姿的列宁装、中山装、人民装等。那个时期,蓝色的卡其布深受男一女老少的青睐,全国上下可谓是一片蓝色的海洋。但是在服装的款式上仍然异常单调,远远不够现在的奇装异服这么眼花缭乱。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服装终于迎来了自己重要的转折,基本上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但由于文革的动荡,导致经济萧条的原因,人们为了尽可能地节约,在服装的选择上一般以结实的布料和耐脏的深色颜色为主。可是大部分家庭考虑到孩子还要成长,衣服就必须做大一些,这样就可以多穿几年;孩子多的家庭,还要考虑大孩子穿新的,之后弟弟妹妹仍然可以接着穿。孩子们盼望过春节,还要让自己的孩子在过节的时候可以穿上新的衣服。所以在服装的改革创新上,这种潜意识的观念让中国服装走向了另一个趋势。
------------
潮起潮落(3)
------------
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这十几年中,中国服装首次引进了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样式,什么脚板裤、牛仔裤、喇叭裤、萝卜裤、夹克衫、皮大衣、西装、晚礼服、休闲装、喇叭裙、A字裙,这些时装新概念铺天盖地卷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以自己天生的本能争先恐后地追踪模仿着时代所带来的时尚潮流,新陈杂旧令人眼花缭乱的服装确实有点让人措手不及。其中脚板裤在我的印象中最为深刻,可以说是在那个年代最先唤醒了中国女一性一的审美和独立意识,它曾一度大规模地泛滥流行,从学校的小女生到工厂的女工再到菜市场里的老大一妈一,几乎人人都具备这样的裤种。可是不到几年,脚板裤就像一颗流星一样被人遗忘,再也无人问津。喇叭裤也曾经是最受争议的一种服装,它的大肆繁衍及迅速流行的确令人瞠目结舌,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喇叭裤加长发的男青年形象几乎成了不正经、二流子的代号。可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早已不在乎别人眼里所谓的鄙夷,依然我行我素的穿上它大行其道。人们不得不承认,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张扬个一性一,尊重自我的年代。那种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现象是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服装业的时尚潮流开始在这个时代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到了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服装的功能一性一被人们广泛地得到认同和重视。以衣服为主流的时尚变得更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人们经过不断地熏陶和磨砺,变得更加慧眼独具,能清晰地辨认出各种顶尖世界名牌的服装。人们在购买时也越来越出手不凡,可以花近万元的钞票买一件皮衣也不会眨下眼,也可用上千元消费一件西装而毫不感觉昂贵,为的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穿出档次穿出品位。服装的概念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固定框架,它不再拘泥于什么可以御寒什么美观什么合适等几项简单的内容,它几乎变成了现代时尚一族的某种生活方式的表达和宣泄。到了九十年代末,中国的时尚潮流开如走向国际化,并在各个时尚舞台上争相亮相。在新的世纪里,各色各样的时尚潮流尤如雨后春笋般的层出不穷,服装流行风可谓是一一浪一高过一一浪一,从二十世纪80年代的脚板裤、牛仔裤,到90年代的西装、休闲装,还有西方国家所流行的各种服饰纷纷粉墨登场。人们的着装观念被追求个一性一化所取代,越来越多的时尚美眉们无所顾忌旁若无人地追逐新潮流,从紧身牛仔裤、T恤、再到吊带裙、超短裙、露脐装、比基尼、内一衣外穿等,她们毫不保留地流露出自己的一爱一美心理,毫无顾忌地诠释着对时尚的全新理念。就连一些中老年人从看不惯年轻人的泛滥穿着到羡慕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也大胆穿起了色彩斑斓的时髦衣服。尽管目前中国人的代沟依旧明显,但在对服装时尚的态度上,却是前所未有的宽容。
“服饰是国家贫富的见证”。当面对中国的时尚潮流,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与经济状况已正式走入了另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