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饮膳札记
目录
位置: > 生活类书籍 > 饮膳札记 >

五柳鱼

五柳鱼

虽然我是台湾人,却由於诞生上海日本租界,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後始返故乡台湾,所以幼年时期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我至今都无法讲流利自然的台语。不过,家庭中某些事物的词汇,往往因母亲的缘故,倒也自然而然使用着台语。例如,关於十二生肖的顺序,大概是幼时母 亲口授的缘故吧,至今都只能以台语诵成,此外,有一些家中经常吃食的菜肴,也往往惯以台语称呼。其中,「五柳鱼」便是日常食物中难忘的。

其实,我们更常称道此种鱼的烹煮方法,是说成「五柳羹」,而并不是「五柳鱼」。为什麽母亲把这种关於鱼的烹煮方法,却用一种普遍可运用於鱼、虾、肉类的特殊烹调名词来告诉我们呢?从前不曾疑惑过;母亲已离去多年的现在,兄弟姊妹相互质疑推敲,也只有面面相 觑一脸茫然而已。「五」字与「羹」字的台语发音鼻音特重,一般的外地人每常读不准确,而我们兄弟姊妹却人人能读出五柳羹(ngoo 2- liu 2- kinn 1)三字,大概是幼时居家耳熟能详的吧。

童年在上海家中吃食「五柳羹」,对那种鱼的烹调方法,只觉得味美,对於名称从不知究问。其後,接触中国文学,渐知「五柳」一词有所指;後来甚至讲授晋诗人陶潜的课。但是,正史和稗史都无法在写〈五柳先生传〉的渊明与「五柳」作为烹饪方法之间找到任何关系, 便以为属於民间文化之事,本多穿凿附会,姑妄言之姑听之,也无庸认真辩正。至於所称「五」,亦未必限制五种素材,大体而言,取其多种配合,在色感与味觉上能造成混合佳妙而缤纷多彩的效果便可。

这道菜肴的主题,当然是鱼,且以海鱼为尚。如为宴请客人,人数较多,宜取鱼身稍大者如(鱼+嘉)(鱼+蜡去虫)鱼;居家饭桌上,则不必太大,可用男人手掌大小的红鱼。通常海鱼的刺较少而肉多,给年幼的孩童们食用,可避免鲠刺入喉间的危险,所以母亲最喜欢购 买红鱼回家做「五柳羹」。印象中那鱼只颇大,或许是因为年少人小,看什麽都觉得大吧!

除了鱼,又另需准备少量的猪肉、白菜、香菇、红萝卜、笋及葱、姜、辣椒等。这些配料并无绝对,大抵肉与白菜以外,其余可视厨房里既有之余物而稍予变化。例如笋可用豆芽取代,香菇也可以木耳充之。要之,能收到各色纷然、软脆互陈之效果者,皆可以入谱。至於 调味,是以酸甜之中稍带辣为其特色,故糖与醋为不可或缺,余须备盐、酒、酱油等物。

鱼洗净去除水分後,在两侧各斜划三、二刀,以不见中骨深度为准。大鱼,入刀可以稍深;小鱼,则浅划即止。此举目的有二:一是使煎炸之际易於熟透,二是令配料味道能够深入,是以宴客时所用大鱼,尤须注意。我喜欢划入鱼身的刀痕上下互呈错的效果,如此则可以 在提拿之际,或人锅煎炸时都有两侧均衡的力感,而不致歪曲偏颇。

在两侧都划上刀痕的鱼身上,用少许盐遍抹;鱼肚内也要稍稍擦拭,如此则鱼肉将有盐渍而不致嫌淡。不过,盐渍的时间不宜过长,大约在烹调之前五分钟左右,否则盐渍过久,味道太咸,失却鱼肉鲜味,而且肉质也会变硬。

取一煎锅,放入油。油量以能遍蘸鱼身为准。待锅内油热之後,提着鱼尾,徐徐自锅边把全鱼滑入。若是居家省油,也可以稍减油量,但煎炸的技巧宜当更注意,要左右前後调节锅的位置,令鱼身能够蘸热油,并且用锅铲舀油浇淋其上。炸鱼切忌太过翻动,致鱼皮脱落。至 於煎炸时间,须视鱼身大小而定,鱼肉熟,鱼皮微焦,便将鱼身从中间部位提起。使用铲子与长筷,小心沥去多余的油滴,平放在稍具深度的盘内。

在煎炸鱼之前,即须先将其他配料整理妥当:包括猪肉切丝後以少许酒、酱油、糖及太白粉拌和妥。白菜、红萝卜、香菇、笋(先以白水煮过)及葱、姜、辣椒等素料,亦都一一切为细条状备用。待鱼煎好後,即取另一炒菜锅,注人大约一汤匙油。油热,依序倾入香菇、猪 肉,快翻三、二下後,继续倾入白菜、红萝卜及笋等,混拌使均匀。稍顷,白菜变软,即可撒入些许盐以及糖、醋。这一道菜肴的特色,在於酸甜之中稍带些许辣味之各色配料覆盖於单纯的鱼身上,所以配料之量,以足够覆盖鱼身为准,至於作料用量,也须视鱼身大小、配 料多寡而定。辣椒及葱姜最後加入。随即用太白粉与水调和之薄汁勾芡,使炒出来的配料稍带滑润感,却不宜过分浓稠;因此,太白粉不宜多用,且视锅中情况,有时另须加一、二汤匙水,以调剂效果。

把锅中热腾腾的各色配料铲出,迅速覆盖於仍然爽脆的煎鱼之中段。鱼首及鱼尾不妨露出,只盖着中间部分,使如一条缤缤纷纷之彩带在其身上,煞是好看。至於吃食之际,配料与鱼肉同时送入口中,令人有一种鲜美而复杂的味觉,大有异於普通食鱼经验。

我记得年少时合家围桌吃食「五柳羹」,多半是在比较特殊的日子。譬如家中有人逢生日,或者是远方有亲人来访留宿等等,所以吃「五柳鱼」的记忆,总是与欢愉的气氛相联着。虽然那些具体的琐细事节已不复记得,欢愉的心情似乎并不因岁月远去而淡忘。

我也仍记得,往年台湾的各都市中尚存留着古早的节庆俗。遇着某地区的大拜拜,家家户户开放大门邀请亲朋好友,无论大人小孩的朋友应邀而来,都可以随时入席,加入喜庆的宴会。主人略无厌烦不耐之色,总是热情好客地添酒、增菜、加汤。那种长夜不断的吃食,从 薄暮时分开始,随着夜氛愈深,兴致愈浓。自敞开的门户窗口飘出食物的香味,猜酒拳与主客互唤之声,喧喧嚷嚷溢出街头;而街头则见步伐不稳的醉客三五蹒跚。那种长夜饮宴,称为「流水席」。

「流水席」上最常见到的压轴好戏,便是「五柳鱼」。在大型的椭圆盘子上,巨大的(鱼+嘉)(鱼+蜡去虫)鱼有时被手艺特佳的厨师炸得弯弯翘起尾巴,红、绿、白、黑等纷陈的配料羹汁浇淋其上,诱人口目。虽然此时大多已酒足肴饱,也忍不住举箸尝食一口,而甜酸 之中带些许辣味的浇头与鱼肉的鲜美混合在一起的感觉,真是奇妙难以形容!

推荐阅读

富爸爸穷爸爸> 二十四重人格> 九型人格> 日语轻松入门> 四季养生食谱>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至味在人间> 葡萄酒品鉴艺术> 女性服饰搭配技巧> 女人骄点>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