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怎样提高智力
目录
位置: > 生活类书籍 > 怎样提高智力 >

9节:图表记忆法

帮助记忆的笔记有很多种。我们把亦文亦图的帮助记忆的笔记称作记忆思路图,英国的T·布赞叫它思维连线图,德国学者称为记忆图,《学习的革命》的作者称其为脑图,日本学者叫它智能集成板块。

记忆思路图的优点众多,最为凸显的就是集辐射(发散)思维和集中(聚敛)思维于一体,使人节时省目地在一页(最多是两页)中就把握住了内容的整体和各分体事物以及其间的有机联系,十分便于记忆,还能将印象深烙于脑中,不易遗忘。

记忆思路图中的各分体事物好比电脑的各集成板块,它们紧密合理地协同衔接便产生了如同电脑那样的整体可视的功能。如果将其牢记在如同智慧宝库的脑中,就会井然有序地一块接着一块堆放在通路畅达的各个“房间”里,便于贮存。一旦需用信息时,就可快捷地提取,既方便识记与保持,又利于回忆或认知。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是将原型文数信息转录成图表的示范实例。它融一览表、系统表、比较对照表、统计表于一体,括组成宇宙万物的已知元素于一表,真不愧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的好表,使人“一观诸要”。

列宁、马克思都很注重列表记忆。

列表记忆在我国源远流长,如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十表》。

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鸟瞰接收到的信息,把相关的信息分类归纳整理成表,进行比较对照(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进而把握住信息的各自特点及其间的关系--共性,可以使令人眼花缭乱、极易混淆、目不暇接的繁复信息如英语时态、俄语数格、化学元素等等井然有序、一目了然;特征化、条例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提龋

{11}提炼共性记忆法

实例1

在初中化学课中,讲得最多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这类反应比较复杂,既有电子得失,又

有化合价升降,还要区分什么元素被氧化、什么元素被还原,什么物质是氧化剂、什么物质是还原剂。但是,只要记住抽引出来的共性“失电子升了价(被氧化),被氧化是还原剂”这句话,就能很容易记住在此类反应中什么元素被氧化,什么元素被还原;什么元素是氧化剂,什么元素是还原剂了。

实例2

现代汉语中,分析句子的成分使许多人感到头疼,因为句子构成较复杂,有“主谓宾定状补”语。但是,如果记住抽引出来的共性“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定语定在主宾前,谓语前状后面补”,记住新识记的句子的构成成分就变成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了。

实例3

英语中合成或派生出的新词较多,如果能记住组构新词的共性,对合成或派生出的新词就易于记住了:

合成法:

将两个词依序重组为一个新词

mather--land--matherland

母亲国土祖国

派生法:

在动词后面加词缀er,表示从事该动词的人

work--workerread--readerdrive--driver

工作工人读读者驾驶驾驶员

实例4

记住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共性

三角函数有54个诱导公式,记住概括出的“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这句口诀,就可以推导出全部的诱导公式了。

……

在校学习的学生,如果能预先把书本中的共性提炼出来而后记忆,是最好不过的了。但从目前的状况看,绝大多数学生还做不到这一点。如果能在课后复习时,把共性从书本中抽引出来而后记忆的话,也会有利于学记效果的提高。

(12)提纲记忆法

对记忆而言,有所失才有所得,有所简化才有所强化。我国古人韩愈曾得益于此法,

总结道:“记事者必提其要。”善于记忆的人,记忆的全是提炼出的“字词句段去而意留”的简化信息,少而精;不善于记忆的人,才将全部学过的东西都记忆下来,过不了多久就遗忘殆荆

在新闻采访中,精明的记者往往只记下从对方话语中提炼出的用得着的信息;而无能力的记者才将对方谈话内容用笔全部记录下来。

马克思特别重视做原型信息的提要,将其视为一种通晓他所读过的材料的工作过程。他甚至还为他自己的藏书做提要:“从我所读过的图书中做出提要,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例如我读列辛的《老孔僧》、索尔格的《伊尔文》、温克尔曼的《艺术史》、鲁登的《德国史》等等都是这样做的。”

在概括主题和写提要时,用的话语越少、越通俗易懂、越深入浅出、越形象生动则越好。细了容易乱,少则得,多则惑,难懂不易记忆,呆板提不起兴趣。

编写提纲便于记忆的优点有三个:一是具有直观性,一目了然;二是具有概括性,浓缩出全部信息中的精华;三是条例化,显露了主干信息的层次及关系。目录可以把分散的片断信息系统地整理出来,便于记忆,提取的时候也较为系统快捷。

做提纲目录时,首先要科学分析接收到的全部信息,按先后顺序来理解各个部分,通过综合来掌握信息的整体与脉络。然后比较、抽象与概括,提炼出各个部分的大意,找出要点、难点、类别、主要环节,最后用自己熟悉的语言以提纲目录的形式表述出来。

推荐阅读

怎样提高智力> 唤起心中的巨人> 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 富爸爸穷爸爸> 二十四重人格> 九型人格> 日语轻松入门> 四季养生食谱>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至味在人间>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