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至味在人间
目录
位置: > 生活类书籍 > 至味在人间 >

后记

后记

这本书里收集的,是我十年以来所写的部分美食专栏文章。

十年前,我有幸结识了一群有趣的人,这些人职业各自不同,却都很孤傲,他们因为英特网相识,每周少则一次,多则四五次聚餐,漫无边际地探讨人生到深夜。我因为粗通些饮食常识,并且对北京的美食分布比较熟悉,能够迅速找到性价比合适同时风味相对独特的餐馆,甚至还能根据大家的不同需求像模像样地点上一桌菜,于是当即被发展成他们中的一员。这个后来被称为“老男人饭局”的组织,人员非常固定,大都是六七十年代生人,我在里面算是年长的。

当时正是博客风行的年代,老男人们除我之外几乎个个都是著名博主,都能写出有趣同时意味深长的文字。完全是为了不被大家嫌弃,我也在MSN spaces上开了自己的空间(后转至牛博网),记录饭局上的趣事。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居然有媒体开始联系约稿,我从此开始写作美食专栏,最多甚至同时为几家杂志写稿,直到几年前我开始在央视纪录频道工作,专栏才渐渐少了下来。可以说,我美食专栏的起点是“老男人饭局”。

今天博客时代已成往事,当年饭局上的过气网红,老六、王小峰、王小山、杨葵、牟森、罗永浩、土摩托、全勇先……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得很出色,也很忙,如今再想把他们聚在一起已经非常困难,这更衬托出当年高频次聚会畅饮的美好。美食是区分人和动物的标签之一,美食离不开人,一方面绝大部分美食饱含着人的智慧创造,另一方面只有在分享交流的环境里美食才能彰显最诱人的一面。人是以食物分类的,我说的这种分类,不仅是社会阶层的分类,也是性格气质的分类。偶尔参加所谓“美食品鉴”活动,在泛仪式化的氛围里,我常常如坐针毡,脸盲症加社交恐惧会让美食变得味同嚼蜡;而与朋友在一起,却总是“有情饮水饱”,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因此,我开始一直想用“最好吃的是人”作为书的标题,也为了怀念那段美好的饭局岁月,用老六的话形容,“你带来欢笑,我有幸得到。” 这也是美食的真谛。

我的本行是做电视节目,因为工作的缘故,与蔡澜和沈宏非两位先生相熟,此前我是他们美食专栏的忠实读者。蔡生在享用食物方面体现出的豁达生活态度和永无止境的好奇心,沈爷广博的知识积累和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让我受益匪浅。以至于在整理专栏文章时,我不得不删去了多处他们二人的“语录”。当然,二位的美食理念,不仅仅影响到我的文字,后来为大家熟知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中,许多食物的调性选择与视觉展示灵感,也来自蔡澜和沈宏非的教诲。

我喜欢吃,也经常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有些小小的感悟,但写作不是我的长项。所以应该感谢领我入专栏行的李多钰女士,是她当年给了我写作的自信以及贴补家用的稿酬。感谢陈迁竹、蔡一玛、李妮、周周、吴金等等专栏编辑老师,没有他们深更半夜不厌其烦百折不挠的催促,这些文字不可能出现在这里。我是个懒人,写字非常慢也疏于动笔,很多体会和灵感往往存在脑际,不久就会随着时间烟消云散了。如果大家能够在这些专栏里找到和后来的电视节目的某种关联,那就更要感谢这些编辑,谢谢他们强迫我留下这些关于食物和人、食物和家、食物和乡愁的记录。同时我要感谢所有参与《舌尖上的中国》创作的主创人员和顾问老师。感谢沈宏非老师为我写的序言,感谢大菜精彩的插画以及好友杨葵题写的书名。

在所有的正式场合,我都说自己是个“吃货”,这个词很暧昧,就像foodie在英文里也不完全是个好词儿。私底下,我也觉得自己最多是一个美食爱好者。美食家在我心中应该是那种人——有家族基因,有敏锐的味觉,有学贯中西的见识以及体系完整的美食著作。我对美食的认识,就像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一样,非常不自信,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越发不自信。如果美食是一头大象,那么我只是刚刚摸到象尾巴的那个瞎子。好在今天的社会很宽容,从前零星记录自己美食心得的专栏,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而且,我心目中最好的美食文章是汪曾祺留下的,汪先生本身是个作家,美食写得并不多,但每一篇都可以反复读,有味道。汪先生做人有士大夫的特立独行气质,写文章更能把中国文字调动到极致又不做作。最重要的,他只记述美食,不讲道理。

其实,美食本身也许没有那么多道理,道理是人赋予它的。我的朋友冯唐讲过一个故事。读书的时候,冯唐学校门口有个卖糖葫芦的小店,名字很霸气,叫“北京葫芦王”。冯唐和同学们每次经过,看到有人在排队,都会脑补这种糖葫芦为什么好吃,为什么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热爱。或许因为原材料?或许因为特殊的工艺?终于,冯唐攒够了零钱加入了排队的行列,见到老板递上钱,冯唐问:“咱们为什么叫葫芦王啊?”老板拿着一串夹着豆沙的冰糖葫芦,一脸凝重:“因为我姓王啊。”

静武是广西师大出版社的编辑,也是我在饭局上认识的。2012年年初,他找到我,说想给我的美食专栏结个集子,我当时正忙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后期制作,焦头烂额,但听静武说,我的美食专栏居然有一百来篇了,便随口应承了下来。后来他多次邮件和电话,甚至把我博客上所有美食条目下的文章做成了文档让我挑选,再后来,他自己先对稿件进行了筛选、编辑和仔细分目,这时候,《舌尖》的第二季都播完了。静武是个善解人意的编辑,他曾经委婉表示,出版社希望这本书在《舌尖》播出同时推出,但看到我播出前的各种繁忙,又改口说,“其实文字和电视的受众重合度并不高,我最初找你,还没有《舌尖》呢。”长达三年半的组稿时间,应该说,静武是个执着的人。

我之所以反复推辞,原因有二:一是今年之前我的工作确实超负荷,无暇顾及;二是回看自己的文章合集有些惭愧,尤其早年的专栏,行文轻浮,无知无畏——几年的专业调研经历让我倍感中国美食的精深博大,越陷进去越感到自己无所适从。今年年初,感佩于静武的真诚,我决定正式整理书稿,并且勉力做了三轮。首先,完全遵照静武的建议,删除了三分之一的篇目,对所有文字进行了重新梳理,但保留了一些早年“抖机灵”的文字,文章的发表日期附录在后,算是我对美食这个领域的一个认识过程罢。其次,备注了文中涉及餐厅的信息放在网上,有些餐厅已然关张,我则选择了相类似的餐厅,这不应该是一个餐厅推荐,只是我味觉旅行的轨迹。第三,新增了去年年底重写的专栏,让文章的时间跨度拉开,这是一个美食爱好者十年的饮啜笔记,在这里,我能看到自己变老的过程,我甚至能想起那一个个紧张又愉快写字的不眠之夜。在即将年满五十岁时,这些豆腐块文章也算给自己一个小小的生日纪念吧。

2015年11月1日

推荐阅读

富爸爸穷爸爸> 二十四重人格> 九型人格> 日语轻松入门> 四季养生食谱>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至味在人间> 葡萄酒品鉴艺术> 女性服饰搭配技巧> 女人骄点>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