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不夜之侯
目录
位置: > 现代小说 > 不夜之侯 >

二十一

孔庙里剑拔晋张的气氛,并没有因为小崛一郎的到来有所缓解。王五权等人倒是如见了救星似的扑了上去,刚要说话,就被小掘拦住了。却见赵寄客握发如雪,长须过胸,堆在预下,恰如一只烈士暮年的老狮子,正守在大成殿门口,咆哮着:“我倒是要睁开眼睛看看,你们哪一个乌龟王八蛋敢到此地来偷梁换柱!”

王五权看着小掘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赵四爷,我跟你说过多少回了,我们是奉命修理大成殿,是敬祖供祖,以圣人为先之举,赵四爷你真是误会我们了。”

赵寄客挥挥手说:“少在这里华瞒了,你们晓得什么是圣人!孔老二地下活转来看见你们这批乱臣贼子,眼睛都要瞎掉了呢0

王五权不甘心,又说:“赵四爷你也不要如此强横霸道,好像天底下就您老一个人尊孔敬孔。倒退二十年,我记得杭州城里,打倒孔家店,你也是数一数二挂头块牌子的。“

赵寄客一点也没有被他的话说倒,他哈哈大笑起来,道:“哎,倒退回去二十年,我就是杭州城里头块牌子要打倒孔家店的;再往后十年八载,若我赵寄客还活在世上,杭州城里打倒孔家店的头块牌子还是我;哎——我就是不前不后的现在,偏偏要做一个孔庙的守护神。我就是不准你们来动孔庙的一根毫毛,你怎么说?”

王五权气得面孔发青,对着小掘就叫冤:“太君,太君,你可是都看在眼里了。不是我们没有执行你的命令,实在是这个人太难弄,碰又碰不得。“他压低了声音,凑在小掘的耳边,“太君,前日清乡时被游击队打死的那几个贵国士兵,下葬时棺材板都寻不到。您也晓得,如今杭州城不比从前,那时城南柴垛桥大小材行二十多家,眼下浙东封锁了木材下运,城里头连烧饭的柴木头都困难,不要说棺木了。就看着这里的桶木还可为为国捐躯的皇军派点用场,这个赵寄客偏要拿性命来拼。您看看,您看看,都僵了三天了。那边皇军的遗体,听说,听说……”王五权看看小掘的脸色,没敢往下再说。小倔瞪了他一眼,他才说:“听说已经有些味儿了呢。”

小掘阴沉着脸,一言不发。他知道,同是日军的军事特务机构,王五权投靠的却不是他的梅机关,而是日军在杭州的最高政治权力机关“杭州特务机关“。派系不同,自然便生出间隙。 比如有关方面便已经对他与赵寄客的关系有了微言,以为若不是他小掘一郎的姑息,十个赵寄客也早就做了日军的刀下之鬼了。

小掘对拆孔庙大成殿梁木做棺材一事,的确也是不甚热心。他上一代的亲人之中,大多是从汉学的《论语》《孟子》《蒙求》开始启蒙的。他自己就更不用说了,因此见了大成殿中的这部刻着“四书““五经“的石经,他一点也不感到陌生。他以为一旦大和民族征服了中国,中国的一切就成了日本的了,那么中国的孔子也不就是成了日本的孔子了?中国的孔庙不也就成了日本的孔庙了?至于死难兵士,一旦成为军人,便当以死为第一要义,死后尸骨何处不可抛,拘泥一副棺木,这哪里还有一点大和魂和武士道精神?这些话当然不能和王五权这样的小人说,等日本人有一天坐稳了中国的江山,再收拾他们也不迟。

小掘一郎了解像王五权这样的人,远远超过了了解像赵寄客这样的人。赵寄客的目光使他感到了陌生。和以往不一样的是,当他看着自己的时候,嫌弃超过了愤怒。一时,某种恐慌袭了上来。他使了个眼色,王五权乖巧,立刻接了翎子,带着手下的一批人就退了下去。

小掘一郎这才笑容可掬地走上前去,作了一个中国人的手揖,说:“今日清明,老先生何必动怒?大家都去扫墓了,你我也不妨随了大流,一起去祭奠一番,先生意下如何?“

赵寄客见那一群蟑螂灶瘪鸡总算走了,倒也松了口气,坐在大成殿的门槛上,说:“你我二人,如径渭分明,如水火不相容,怎么可能同扫同祭一个人?我看你也还算是读过几本书,也还算得上是一个高明的强盗,怎么一与我较量,就总是说些最最愚蠢不过的呆话呢?“

小掘一郎愣了一下,低声说:“我在支那,果然连一个可以祭扫之人都不曾有过吗?”

赵寄客也愣了一下,然后一挥独臂:“自然是不曾有的,将来也不会再有。”

两人就在大成殿的门槛前问住了。又过了一刻,小掘一郎面色恢复了正常,又笑容可掬地说道:“有一个人我道出名来,不怕你不去。”

赵寄客从门槛上站了起来,说:“嗅,我倒是要听听,还有什么人竟然能让你我走到一起去为他掬一把英雄泪的了。”

小掘一郎吐出三个字来——苏曼殊。

这一下倒是真让小掘一郎给说准了。赵寄客想不到小掘竟然还会记得这样一个人,转念却又一想,小掘一郎记得西子湖畔竟还长眠着这么一个人,这倒也是最不奇怪的呢。他仰天长叹一声,说:“你怎么配去扫他的墓呢?你这样的东西,怎么还配提他的名字呢?“

赵寄客骂小掘“东西“,也没有激起小掘的怒火。他知道,无论赵寄客怎么骂他东西都不要紧,赵寄客还是被他请动了,他将和他一起去祭扫同一个人了。

“人间花草太匆匆,春未残时花已空。”小掘很喜欢孤山脚下据说还是孙中山先生特批的这座苏墓。他常常到这里来,这个身世与他极为相似的墓中人对他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诱惑。

知道苏曼殊的日本人和中国人倒是不少,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却并不多。诗僧苏曼殊本人也是这样一种奇妙文化的结合——父亲是中国的商人,母亲是日本的下女。原名玄被,小字三郎,十二岁看破红尘出家广州长寿寺,法名博经,其号曼殊。工诗善画,精通西文、梵文。及长,周游各地,广交朋友,入南社,写许多断肠文章,虽然守身不娶,其文却赢得多少红粉女儿泪。赵寄客当年与他交好,倒不全是因为那些《断鸿零雁记》和那些《天涯红泪记》,却是因为那场实实在在的辛亥革命。他曾和赵寄客一起参加过义勇队,寓居于白云庵时,有时一言不发,激昂起来,又每每与同居于庵中的赵寄客一起讨论革命,也是热泪谤沦不能自已的呢。死时才三十四岁,葬于孤山脚下。赵寄客作为杭州人,和柳亚子、陈去病等人,一起操办了那场葬礼,屈指算来,也已经有整整二十年了。

赵寄客与小崛一郎虽然都与苏曼殊有缘,但一路而来,却一路无语。到了墓前,正是繁花似锦、波光如统之际,隔着里西湖望去,苏堤上的樱花也早已是朝生暮死地开放着与凋零着了。两人站着,谁也不说话。许久,还是小掘打破僵局,说:“苏曼殊这样一个人,死后埋在这里,倒也还算是死得其所的了。”

赵寄客说:“江山须得伟人扶嘛。你看,对面是秋谨的秋雨秋风亭,一边是俞曲园的俞楼,上坡是西冷印社,旁边是林和靖梅妻鹤子的林处士墓,还有徐锡群和陶成章等辛亥义士的墓,他们生前可都是我赵寄客的好友啊!再远一点,过了西冷桥,也不过百把米远近,便是岳王庙了。人生之死,能有这么一块葬身之地,曼殊也算是与自己的同胞知己英雄豪杰共享湖山了。“

小掘一郎还从来没有和赵寄客这样平心静气交谈过什么的了。虽然他还是听出了赵寄客话中的弦外之音,但这毕竟还是一种对话。克制着心里的激动,他想了一想回答说:“我倒是想到曼殊僧在日本所写的那首《忆西湖》的诗来:'春雨楼头尺八萧,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这首诗中却可看出中国和日本同在互衬了。尺八是日本的乐器,浙江潮是中国的;芒鞋破钵是从中国传习过去的,而樱花便可以说是日本的象征了。听说这个人很有个性,常常是白天睡觉,夜里披着短褂,赤足拖着木展到苏堤和白堤上去散步。可惜苏曼殊是死得太早了。算起来,即便活到今天,他也不过是五十五岁吧。他要是还活着,说不定今日游湖的就是我们三人了。说不定,夜里我还能够常常听到他的踏过苏白二堤时的清脆的木展声呢……”

赵寄客听到这里,忍不住地大笑起来。赵寄客的笑声是很有力度、很有魁力的,但也是很锋利无情的,小掘对这样的笑声又欣赏又反感。他知道,这样笑过之后,总有令人难堪的话锋出鞘。果然如此,赵寄客一笑完就说:“小掘一郎先生,你明明是一个手提刀把的赳赳武士,刀尖上还滴着我们中国人的血,你又何必突然伤感起来,变成一个风花雪月的诗人呢?你说曼殊若还活着,你还能够常常听到他踏过苏白二堤时的清脆的木展声,你怎么不接着往下说呢——清脆的木展声之后,就是清脆的枪声了。不是你们亲自下的命令,在我们中国人的西湖上,实行你们日本人的宵禁吗?从你们踏入我们的国土之后,有几个中国人还能够在夜里经过苏白二堤呢?苏曼殊若活着,怕是走不过这条苏堤了。“

小掘面色铁青,低声说:“别忘了,苏曼殊和你们支那人是不一样的。”

“你绕来绕去,不就是想说苏曼殊是一个日本女人生的吗?我有幸与他交往一场,从来没听说他怀疑自己不是一个中国人。倒是眼前有些人,明明有着中国人的血,却要去做日本强盗的狗!”

小掘几乎跳了起来,直逼着赵寄客就压低着声音叫:“你胡说,像李飞黄、吴有这样的人才是日本人的狗。我小掘一郎,是堂堂正正的日本人,大日本帝国的一名将士,我是日本人!我是日本人!我是日本人0

真正是打蛇要打七寸,赵寄客的话是触到他最痛处最隐秘处了,他便像搭错了神经一样地歇斯底里起来,端正的五官一下子就扭曲得乱七八糟。他越是歇斯底里,赵寄客就越看轻他,话就说得越毒。他声音不大,鼻尖对着对方的鼻尖,轻轻地说:“你嚷嚷什么,谁说你不是日本人了?谁说你有中国人的血了?你配有中国人的血吗?“

两人就在苏曼殊的墓前僵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就摆在这里——一方面他们是这样的不共戴天;另一方面,他们又是那样地相像。他们的身高,需曲的头发,鼻梁,下巴,甚至他们今天都穿着同样款式的同样色泽的中国长衫;他们暴怒时的神态也像极了——都把一口白牙咬得咯咯咯响,眉头皱得连成了一条线,手掌握成了一个死死的大拳头,也在咯咯咯地响着。不同的只在于小掘一郎有两只拳头,而赵寄客却只有一只了。

渐渐地小掘一郎的双拳就举了起来,一直举到了胸前,赵寄客的手掌却松开了。小掘一郎就勉强地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说:“你没有理由恨我,就像中国人今天的下场不能怪日本人一样。在你应该教导我的日子里,我从来也没有得到过你的教导,这不能怪我。我比你想像的要好得多。我喜欢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事情,许多人,比如成吉思汗。我的岳父是武士出身,他也喜欢中国的许多事情,来支那前,他让我记住成吉思汗的这段话:人生最大的快慰在于战胜,在于克服敌人,在于追逐他们,在于夺取他们的资产,使他们所爱者哭泣,骑他们的马,搂抱他们的妻女。您听说过这段强者的语录吗?”

“我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话并不重要。不管谁说了这样的话,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我听了都恶心。我来问你,你照这话做了吗?做了!你没有一样落下过。那么你快慰吗?我倒是想听听你的真心话,你杀我们中国人,夺他们的财产,骑他们的马,使他们的所爱者哭泣,强暴他们的妻女,你快乐吗?“

小掘一郎面色苍白,连胡子都白了起来,说:“我不快乐,不是因为做了这些而不快乐!”他突然咬牙切齿地挥着拳头叫道,“你知道,我从小就不快乐!从小人们就骂我杂种,谁都可以这样驾我。你别以为一个道貌岸然的成年人不再会回忆往事!我有权力恨你——”

“你也可以杀我。”赵寄客从来不说伤感话,此时倒有几分感慨,“如果我死了能够消解你的恨,从此你放下屠刀不再杀中国人,我倒也是死得其所的了。”

小掘放下手来,说:“我和你不一样。尽管我是你的……但我从来也没有想过让你死。而你……你倒是和这个城里的每一个杭州人一样,都在盼着我的死期呢!”

“一个人活到世上来,可以什么也没做,但不应该再给世上留下一个畜生。你叫我赵寄客耻辱丢脸了!”

“你不要忘了这是战争,我是大日本帝国的军人,效忠天皇是我们军人的天职。”小掘的话多少带有些辩解的味道了。

“你不是一个军人!军人只在战争中杀人,他们从来也不杀女人和儿童。”

小掘一郎从赵寄客的目光中看到了什么,他声辩着:“这不能怪我,我并没有下令杀她——”

“你住嘴!”赵寄客的独臂一拳头砸在了坟上,“你一张嘴,牙齿缝里都嵌着我们中国人的血。”

他的牙齿咬得咯咯直响,两个腮帮都咬得鼓了起来。他是直到嘉平来看他,才知道了绿爱和嘉草是怎么死的。他不能接受女人们这样死去,他不能接受她们死了而他还活着的事实。他曾经想过要活下去,以此来保护更多还活着的人,现在他不再那么想了。

小掘一郎别过脸去,看着西湖边随风扬起的杨柳条,他的心里充满绝望。他知道他是不可能得到站在眼面前的这个只有一个臂膀的人的心了。可是他又何必一定要得到呢?就像他何以非得喜欢那个生肺病的中国姑娘呢?还有什么力量要大于效忠天皇的力量呢?天空很亮,但反衬着他的心一片昏暗。他被赵寄客说中要害了。他参与着杀人放火,抢劫强暴,可是他越来越不快慰,越来越陷入迷乱了。

小掘一郎恍然一笑,坐到了曼殊墓道旁的石阶上,说:“好了,我们不谈别人的事情,我倒是真想听听你对我怎么看。你说,像我小掘一郎这样的人,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下唱—我会死无葬身之地吗?”

赵寄客也坐到他对面的一条石阶上去了。小掘的这个问题倒是使他感到意外的了,他没想到这个人也会想到死。他对他充满警惕,宁愿把这样的问话当作陷队或者伎俩。因此,他并没有放弃他的嘲讽的口气,他的话一直把小掘赶到了情感的死胡同里。

“你这样的人,还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下场呢?我想,首先,你是回不了你的日本了,你会死在这里,死在中国;其次便是怎么样一个死法的问题。当然,你是不会颐享天年的了,你将死于非命——在战场上被打死,或者穷途末路,自己灭了自己的一条生路。就是这样,再没有别的出路了。“

赵寄客说这番话的时候,刚巧太阳从一片云彩中钻了出来,照耀着墓地上的一丛丛新发的梅树叶子。它们的倒影贴在墓丘上,衬出一片花底,发亮的阳光斑点就在墓地上跳起了舞。小掘一郎忧郁地站了起来,说:“我们还是有缘的。你看你说的,和我想像的完全一模一样。只是我还不知道我将是怎样消灭自己——按照我 们日本人的传统,剖腹自杀?”他笑了,虚拟地拿着一把刀,朝自 己的肚子一刀刺去。

赵寄客也站了起来,他的目光中突然出现了一种东西,这是小掘一郎从小到大从未领略过的神色。他就用这样的神色看着他,说:“如果说我们还算是有点缘的话,你就不会拿把刀剖自己的肚子了。你哪怕是跳到对面西湖里去呢,“他突然指指西湖水说,“你哪怕是跳到对面西湖里去呢,你也还不算是死无葬身之地埃”

小掘面无表情地走出了曼殊墓,他想,这大概就是我只配得到的父爱吧。

快到车旁的时候,小掘一郎突然漫不经心地问道:“听我母亲说,你曾经到日本去接过我们,我一直不明白,你为什么没把我们接走?”

赵寄客的眉头一下子皱紧了,就在这一刹那,他显出了他松去盔甲时的神情,他说:“这话你应该去问你的母亲。”

“东京大地震那年她就死了,埋在倒塌的大楼底下了。”

“她没有告诉你不愿意离开艺伎生涯吗?你应该比我清楚,日本的传统艺伎是不结婚的,但她们有时会有阔绰的主顾。你母亲也一样,她不愿意离开那种生活,至少那时候她不愿意——”

冷场了片刻,小掘一郎已经走到了车前,打开车门的一霎间,他突然回过头来,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了一个信封,又从信封里取出一张照片,递给赵寄客。见赵寄客不接,才说:“我女儿的照片,昨天刚刚收到的。”

赵寄客就接过来看了,是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了,虽然穿着和眼,但大眼睛和一头望发不变,一看就是他赵家的种。小掘说:“她叫小合,在女子大学读书。”

赵寄客看了一会儿,要把照片还他,小掘正在发动车子,不知道是没有看见呢还是故意装作没有看见,赵寄客就把照片放回自己的口袋中去。接下去他们就一直沉默,小崛一郎把发动机重新关掉,两人一声不吭地坐在车内。车外柳树上,春天的鸟儿在欢乐地啼鸣,小掘的嘴角颤动了起来:“如果我告诉你,有一天我会……到那湖里去……你会对我……对我……好一些吗?”

赵寄客紧紧地抿着嘴,当他再一次面对他时,惊讶地挑起了浓眉——他看见他流泪了。他痛恨他流泪,因为他的泪水使他赵寄客的喉咙便咽。他的双眼开始迷蒙,他咬牙切齿地用自己的独臂一把抓住小掘一郎的肩膀,轻声吼道:“你!你不要再杀中国人了!不准你再杀中国人了……”

小掘一郎的两只手猛然压住赵寄客的独手,两手推读了许久,才渐渐松开。

此刻,他们再也无话可说了。

沿西子湖,过茅家埠,龙井鸡笼山杭家祖坟前,沈绿村的车已经沿着土道开去,他还能从窗口看到甥孙与他依依惜别时招手的情景。在招手者的背景上乃是一片深绿浅绿的茶坡。茶坡又是被一条条细黄绳一般的小道隔开,其中有一条绳子上又密密地挂着几个人,他看到杭嘉平正走在嘉乔与吴升之间。到底还是一个爹养的,沈绿村不满地叹了口气,他并不想看到他们兄弟之间成为死对头,但也不想看见他们突然之间握手言和——毕竟,妹妹绿爱是死在杭嘉乔手里的蔼—没良心的子孙!

他不知道,数天前嘉和陪着嘉平,就已经到过昌升茶楼了。他们和吴升已经有过一次秘密的接触。吴升见了杭家兄弟二人的突然造访,先是做出一副有点受宠若惊的神情,又是点茶又是寒暄。直至杭嘉平说明了来意之后,吴升这老皮蛋才又突然摆出一副死样怪气的相道,苦着脸说:“二位少爷如今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了。你以为还是前两年日本佬没来的时候,有生意没生意的,开了几十年茶庄,总还有口茶叶饭吃。日本佬一来,你倒去龙井山里去看看,茶地都荒掉了,哪里还有什么生意好做!你没听说吗?从前龙井茶卖到十六块钱一斤,如今两角钱一斤也没人要了。说得难听一些,饭都吃不饱,人都活不成,哪里还有人喝茶?你看看我这个茶楼,如今落魄到什么地步。二位少爷也是见过世面的人物,怎么这种兵荒马乱的年头,还有心思做茶叶生意?“

嘉平耐心地等着吴升诉完苦,才缓缓道来:“吴老板你这就是过谦了。茶叶生意虽然如今不比从前好做了,但也不是没有人做。您老也不是不晓得,我们中国对外的输出品,向来就是以生丝、桐油和茶叶为主的。抗战以来,虽说茶业凋零,但还是有人在做茶叶生意,有些茶商还发国难财,乘机把茶价压得很低。还有不少商人收得茶叶就运到上海黑市上去,日本人乘机吃下再转售外人,从中牟利,以战养战。你的大儿子吴有干的不正是这个买卖吗?他可是把你辛辛苦苦收来的茶叶都卖给日本人了。日本人再用这些钱来换了枪炮打中国人,这件事情你莫非一点也不知情?“

吴升听了可是吓了一跳,连连摇手说:“吴有把茶叶运到上海去,这我倒是晓得的,不过把茶叶卖给日本佬,我可是真不晓得,真不晓得呢。”

“你不晓得,嘉乔可是晓得的。吴有卖茶叶给日本人,还是他暗中牵的线。“嘉和淡淡地插了那么一句。

吴升恍然大悟的样子说:“怪不得吴有这段时间那么忙,还跑到山里去收茶叶。我是在想,收那么些茶叶怎么卖出去呢?我老了,我是插不上他们的手了。可我还有这点良心,哪怕饿死,我也总不会把我们中国人的茶叶卖给日本佬去换他们的枪炮,再掉过头来打我们中国人。我吴升早年也是打过日本人的,日后也不想让人家来挖我的坟,一把老骨头抛尸荒野——”

嘉和一看他没完没了地说下去,晓得又搭住他的筋了。他就是千方百计地要在他们抗家人面前洗刷他和日本人之间的关系。吴有和日本人有生意来往,他隐约知道,可是他不赞成。他认识的人当中,有好几个做此种生意的人被暗杀了。况且日本人杀价也厉害,挣不到几个钱,还要把脑袋别在裤腰上,吴升觉得不上算。

嘉和不想让他再那么洗刷下去,便轻轻摇摇头说:“晓得你不知情,才来找你的嘛。晓得你仓库里还有批珠茶没出手,我们想接过来替你做,至少不会卖到日本人手里去嘛。“

“这个嘛,这个嘛。让我再想想,如今吃茶叶饭,实在也是风险大,性命都要搭进去的……”

嘉平就有点沉不住气。他到底不是做生意出身的人,一点也没听出来老吴升这句话后面的意思。倒是嘉和卖了十几年茶,什么样的生意人没有领教过,一下子就明白吴升是在思付着价格。要赚钱呢,怎么能不卖卖关子呢?这种人嘉和是有数的,有钢钢,老虎头上也敢拔毛。嘉和轻轻地敲敲桌子,说:“吴老板,你放心,这批茶叶你就吃给我。我这里也还藏着一批珠茶,正好一次出手。价格嘛,高出你原来的一成,不吃亏了吧。真有什么事情来了,我担当就是。“

“这个嘛,这个嘛……”吴升还在搓他的手,假模假样地犹豫着。嘉平看看嘉和,不知道吴升到底什么意思,大哥嘉和却已经站了起来,说:“我们走了,一会儿我就给你送定金来。你库房里的货,我会差人通知送到哪里去的。“

路上,嘉平还在犹疑问着嘉和,他总不相信这就算是谈完了一笔生意。嘉和说:“做生意和做人也是一样的,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你以为吴升这老头真的不晓得吴有在做茶业生意埃他非但晓得,或许还是在他指导下做的呢,只是他不晓得他儿子会把茶叶卖给日本人罢了。如今我们替他做了,钱却比从前还赚,风险却是一点也没有的,他怎么会不高兴!”

“那么价格——”

“这你放心,不会叫我们吃亏的。我已打听了吴有的生意经,这个人实在不是东西,自家老头儿这里也是打了'绿豆儿'①的,扣下了一成的钢钻呢,我们不赚这个昧心钱就是了嘛。”

嘉平听了大哥的话,半晌才说:“跟着吴觉农先生做助手的,真应该是你,不是我埃”

原来此番嘉平回杭州来,虽假以扫墓,却是有重任在肩的。当此烽火连天,战烫遍野之际,中国茶业亦正在此间发生着摧枯拉朽、涤污振兴大变化。自旧年初与苏俄签定第一个以茶易货(军火)的协议之后,成交得以完全成功。6月中,《财政部贸易委员会管理全国出口茶叶办法大纲》颁布,中国茶叶统购统销的政策终于出台。正是在此背景下,吴觉农先生和他的志同道合的中国茶人同仁,代表贸易委员会分赴各产茶大省,各个地成立了茶叶管理处。上月,嘉平正是在浙江永康参与了油茶棉丝管理处,并和茶叶部主要负责人讨论了管理职责之后,才回故乡来售购茶叶的。

茶叶管理的职权主要有四条:

其一,办理茶叶加工登记及茶叶贷款;

其二,加强技术指导,改进茶叶品质;

其三,派员驻厂检验,发放成品合格出厂许可证;

其四,协办当地箱茶收购评价。

嘉平虽然全身心地投入了此项重振中国茶业雄风的大规模的茶人大行动中去,但他毕竟是个半路出家的茶业行中人,他更合适的还是办报搞宣传搞教育。故此,对吴觉农先生的诸多茶事大行动中,他更感兴趣的,还是正在洽谈中的复旦茶学专业的设置。他已经暗暗决定,这一次回重庆,就把汉儿带上,让他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代茶学专业大学生。

①即“打埋伏“。

与此同时,他还有一个越来越鲜明的想法,动员大哥离开沦陷区,到吴觉农先生身边去,替代他的位置。他相信,像大哥这样的人才,才是中国茶业界中货真价实的伎使者,是无法取代的有真才实学又有实践经验的中国茶人。他曾为此暗暗试探了嘉和,但看上去大哥对此却不接翎子,反而要他在扫墓那一天帮他做一件事情——若在坟地上碰到了嘉乔,要他帮助他支开这些人,他和小撮着要把那批祭器埋到祖坟前的茶地里去。

杭嘉平对祭器之类的事情倒是真的没觉出有多么重大意义的,他并不觉得为此冒生命危险有什么值得。杭州城太局限他的大哥的眼界了。他把这层意思也毫不客气地对大哥说了。杭嘉和听了,好一阵才说:“你不是已经去过赵先生那里了吗?”

嘉平立刻就缄口了。这是另一种语言的责备——整个行动都是赵先生安排的。赵先生现在是笼中的困兽,他能做的,也就是这样的事情了。杭嘉平和赵寄客多年不见,可是见面后除了通报了一些必要的情况之外,几乎都成了嘉平劝他放弃在孔庙坚持下去的会谈了。他希望他能够从孔庙里脱身出来。“只要你能够回家,我就有办法把你救出杭州城。虽说这个小掘对你看上去还客气,到现在还没有动你一指头,不过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谁知道?你在这里太危险了。我知道你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可是你也该知道,抗日的中国人,活一个是一个,何必去作无谓的牺牲呢?“

“你怎么知道我这是在作无谓的牺牲?”赵寄容回答,“我赵寄客,身在孔庙中,一举一动,杭州人都看在眼里。我在日本人眼面前抬一天头,杭州人心里头就长一天志气。你还以为我人老力衰,英雄气短,早就没有三十年前头辛亥义举时的风光了?告诉你,我赵寄客不吹牛皮,今日照样是杭州城里头一条好汉。不信你走出去问问,你走出去问问!”

杭嘉平有些奇怪,他不明白,怎么赵先生活到今天这把年纪,在这样的生死关头,反而看重起别人怎么评价起他来。他记得赵先生从前不是这样的。也许正是为了说服他,他才把母亲和妹妹的惨死真相告诉了赵寄客。他对赵寄客说:“你就听我一次,我把你送到重庆去,那里有你那么多的老同仁,你就到那里去抗日吧!我不能让你再像我母亲和妹妹那样去死了。”

赵寄客却在这时候闭上了眼睛,他的神思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好半天他才睁开眼睛,长叹了一口气,说:“没想到你娘是这样走的,我赵寄客这辈子有这样的情缘,活得值了。”

嘉平明白,赵先生是决意一死了。这么想着,刚才没有流出的眼泪,刷的一下,流了下来。

赵寄客却说:“你不要哭我,还是哭哭你的大哥吧。你哪里晓得这些年他是怎么过来的,你把他带走倒是正经。还有叶子——对女人不上心,你要后悔的,肠子悔青也没用了。你啊你,你不要总学我……我也有心事啊,要带到地底下和你妈说去了……“

这以后,赵先生就神情恍格起来,他就再也没有和嘉平说上一句话,甚至在嘉平走的时候,也只是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而已。嘉平最后看着他那蓬松的白发白须时,心想:战争,把一切都改变了,甚至把赵先生这样的人也改变了。

此刻,杭嘉平和吴升、嘉乔一起从山上下来。杭嘉乔心里怕着二哥嘉平的发难,但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敢一口就答应下义父和嘉平要他做的事情。原来他们是要他开一张通行证,允许杭家忘忧茶庄的茶船从钱塘江封锁线上通过。他嘴里支支吾吾,没敢说出来,从杭嘉平一回家,小掘的秘密特务就出动了,到处打听情报,摸他们这两个回来的杭家人的真正底牌。从别的地方回来的消息倒是都对嘉平有利的,只是国统区的耳目还没有回来,小掘的心放不下来。嘉乔虽然有意回避着这件事情,但小掘的话已经放了过来,要他小心一些,不要一脚踩到汪塘里。在此种情况下,他杭嘉乔又怎么敢给他们开通行证呢?

吴升看嘉乔一言不发,心里也有些急了,说:“你又不是没做过这件事情。前两口吴有的生意,不是你给他胜的路子?以为我老糊涂了不晓得,我不过是装作不晓得罢了。“

杭嘉乔为难地看看义父,才说:“二哥现在的状况,真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本来还想和二哥打招呼,让二哥能走就快走呢,免得夜长梦多,再生出是非来。“

杭嘉平沉吟了片刻,才说:“嘉乔,你要赎罪哪……你再不赎罪,你的死期就近了——”

他就不再说第二句话了,扔下了瞠目结舌的杭嘉乔,转过身,就重新上了山。嘉乔盯着嘉平的后背,突然大叫一声:“二哥!”见嘉平回过头来,他又叫:“母亲真的不是我害死的,真的不是我害死的!”

杭嘉平手都抖了起来,他盯着嘉乔的那根细脖子,他真想一把卡死他!

多么想回到二十年前碍…多么想回到二十年前啊,杭嘉平叫一声“还我青岛“,杭嘉和就应一声“还我主权“。如今的大哥却是大相径庭了。也许大哥从来就是和他杭嘉平大相径庭的,只是他不愿意在嘉平面前有所流露罢了。嘉平曾经在许多次的万人集会上发表抗日的演讲,每一次演讲完,再小心眼的女人也会把自己的耳环摘下来献给前方抗日将士,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则会跟着他一直走到家里,然后再随着他指引的方向走向炮火连天的最前方。

然而这一切在大哥面前都不灵了。大哥并不为抗日和中国茶业的起死回生的契机而跃跃欲试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怎么大哥也和赵先生一样了呢?继续住在杭州城里,与小掘一郎这样的豺狼为邻,这是多么的危险埃早晨你还活着,晚上你的尸骨可能就不知道荒抛何处了呢!

这两兄弟,现在终于有时间坐在祖宗坟前的茶树蓬中细细地讨论今后的安排了。

杭嘉平说了许多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他一向就有这种以排比句般的方式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来征服别人的本事,这一次他也不例外。他说:“大哥你拘于东南一隅,不知中国世界的形势。你或许并不晓得,战争初起之时,我国大部分原有的经济机构便有所破坏,至于全国茶业,亦一并陷入停滞之中。直到去年春才着手改进茶业,当时所预期的目标就有四项,一为争取物质;二为增强金融;三为安定农村;四为改造茶业。这四项工作中前两项我倒还尚可勉强为之,后两项却是离不开如大哥你这样的人才。我特意在吴觉农先生面前举荐了你,事不宜迟,你还是早早作了决定,与我同行吧。“

太阳升得老高,茶地也热腾腾地冒着暖气,嘉平的脸上就冒出了汗。他等着大哥能说上几句,大哥却嘴里嚼着生茶叶,一言不发。他的手指缝里都是黄土,正细细地用老茶叶揉出了绿汁来,一个一个手指缝地擦过去呢。一直到他把十个手指都那么细细地擦完了,他才说:“觉农先生到底是真正懂茶叶的埃”又见大弟一脸真诚地看着他,期待着他,才说:“大哥我或许就是你说的那种拘于东南一隅,不知中国乃至世界之大局的井底之蛙。不过也不像你那样天马行空,走马观花,仿佛一切都在眼中,其实大而无当——”嘉和停了下来,看看大弟的表情,又说:“你若不想听,我就不说了。”

“哪里哪里,大哥一向是忍无可忍才后发制人的,我就等着大哥教导我呢。大哥若是不理睬我了,那才是真正的大事不好了。“嘉平笑着说。

嘉和也淡淡地笑了,说:“就是,你倒是把我当成什么样的鼠目寸光式的人物了。我岂不晓得吴先生等人的一片苦心?战前我做了十来年的茶业生意,就晓得中国人的茶叶饭,是越吃就越吃不下去了。战争来也好,不来也好,迟早这样下去,茶业这一行是要彻底破产了的。“

“此话怎讲,何以见得?”

“曙,你听我讲来:一是茶叶生产的落后。你放开眼睛看看我们龙井山中的这片茶地就晓得了。我们中国人种茶,是贫困小农以副业的形态种植,绝无印度、锡兰的大规模的茶场经营。再者,采得青茶,粗制滥作一番,为之毛茶,就拿出去卖了,价格连成本都不保。说起来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举。茶农穷苦,每年秋冬粮食不继,只得告贷于当地殷户商贩,愿以明年毛茶出抵换粮钱,价格可低于市场的三分之一;再则,当地的茶商,因为人地关系,早已控制了产地商场,茶农也没法因为一点点小批量的茶去远道跋涉,推销茶叶,常常不得不以二分之一的市价,低价出售;三者,茶厂茶商来产地购茶,往往只给茶农先付一部分钱,其余的,都要等到茶厂茶商卖了那箱茶,才给予清算。万一茶厂倒闭,茶商破产,茶农的茶款便再无着落,那才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呢。说起来你或许不知,前四五年,茶厂茶商多有破产的,连带着茶农活不下去,自杀的也时有所闻。我们家从前在绍兴平水识得一个茶农,就是因为如此活不下去了,举家自杀。你想想,茶农过着这样的日子,又怎么可能改良技术,扩大生产呢?而中国茶业的运作方式如此落后,又怎么能不在国际市场上败北呢?“

杭嘉平听到这里,插话说:“我一直听说我们忘忧茶庄的口碑好,好就好在不给茶农压价,也不给茶农打白条。”

杭嘉和真正叫作是仰天长叹一声,说:“口碑再也好不下去了,独木岂可成林?我们杭家既不嫁祸于人,自己家又是寅年吃着卯粮的了。祖上留着的一点点底子,在我杭嘉和手里,也差不多已经蚀荆说句绝话,这杭家五进的大院,不是日本佬进来惹得我一把火烧了,如今也恐怕是要被我一进进地卖出去了。“

杭嘉平心中暗惊,想,这么多年,家里的情况,原来竟已破败至此了。

杭嘉和打开了话匣子,便也不顾嘉平听不听,只顾自己的思路往下说了:

“刚才我只说了茶业这一行第一关的弊病,这第二关就是毛茶的加工了。毛茶加工之厂,大多为手工作坊,时开时歇,哪里有什么长远之计?所集资金,大多到沪上洋庄茶栈合贷,这就是最最残酷之高利贷剥削。因为一旦向这些洋庄茶栈告贷,除了还之以高利之外,还规定了制成的箱茶,必须由这些茶栈洋庄来代售,他们又可以拿百分之二十的佣金。故而,茶厂总少有盈利甚至亏本。一旦亏本,自然又转嫁茶农,到头来,茶农与这些小茶厂,往往落得一个同死入棺材的下常

“再说那些洋庄茶栈。他们都是一些买办商人,与上海的华茶出口洋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些买办既然只是代办茶事,本身不负盈亏之责,自然就是有奶便为娘的。他们先从洋行那里贷得款来,然后再放高利贷给内地茶厂,从中就大赚一笔。再给洋行做生意代售箱茶时,又加上许多陋规名目,比如吃磅等等,不下二三十种——”

“何为吃磅?”嘉平不由插话问道。

“这些名堂说起来你听得都要吃力死,什么吃磅,贴息,过磅费,打样,修箱打样,回扣,避重就轻,等等。你问我什么叫吃磅,简单地说,一箱茶叶六十磅,到了洋行手里,就得扣去二磅半,也没什么道理可讲,就是这么一个规定。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手法,内地茶厂只得落一个永劫不复的境地了。“

“无怪吴觉农先生提到洋行,如此深恶痛绝呢。”

“我这就要说到洋行了。你虽从不沾茶事,但生在茶人家里,想必也晓得,我们这些茶商与海外做生意,从来也不曾直接与他国消费市场交易。不通过洋庄茶楼,不通过洋行,我们中华茶叶就无法进行对外贸易。这百多年来,洋行垄断华茶贸易,也已经成了惯例,华茶的市价,就控制在这批外国商人手里。他们说东,我们不敢说西,他们说南,我们不敢说北。中国如此一个堂堂的产茶古国,茶叶生产的生杀大权,就捏在这等洋人手里。如此,华茶还能有什么出路呢!”

嘉平听得实在入迷,不由再问:“大哥,如你所说,华茶已到了这种地步,那怎样才能从这山穷水尽之中,求得一条柳暗花明之路呢?”

“这还用我来指什么路吗?吴觉农先生与你们这些人所干的事情,正是中国茶业的生路。我虽不如你眼界开阔,但从古到今的茶政倒还略通一二。以我之见,茶业一行,统则兴,不统则散。自己国家不管,别国就要来捣乱——”

“大哥此言实在精辟!”嘉平不由拍着大腿叫绝。

“这也不是我的发明。由国家统管茶叶专利,那是从唐代就开始了的,宋代就实行了榷茶制。朱元津开国时,他的一个女婿因为走私贩茶,还被杀了头的呢!虽说管得过严也是物极必反,历代茶民造反也是常事,比如我们淳安县的方腊。不过弄到如今这步田地,国家一点主权也没有,茶事的兴旺又从何说起呢?”

“正是要从我们这一代手里做起啊,“嘉平觉得说话的契机又到了,便又动员起来说,“大哥道理比我懂得还多,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你只给我一句话——什么时候动身离开这个虎狼之窝呢?”

嘉和站了起来,慢慢地在茶园里的小径间走着。不经修剪的茶技东拉西扯地,时不时地挡住他的脸,有时,干脆就从他的面颊上划过,他的心多少也被搅动了。短短的几天当中,已经有好几个人劝他走了。其中有嘉平,还有假冒嘉平妻子的女共产党员那楚卿,一个劝他去重庆,另一个则希望跟她一起去浙西南。

和楚卿的谈话,是昨天夜里进行的。他和杭汉、嘉平等人把藏在后院中的珠茶搬出来装车时,楚卿也来了。她瘦削,看上去单薄,但筋骨却好,干活很利索,也不多说话。嘉和暗暗有些吃惊。他了解她,要比别人想像的多得多。那家,也是杭州城里的名门望族,和前清皇家都是沾亲带故的,他想不到,那家门里还会有这样的后代。

把茶装好后,嘉和主动地叫住了楚卿。在暗夜中呆得时间长了,眼睛已经适应,彼此在天光下,能够看到模模糊糊的影子。嘉和迟疑了片刻,才说:“那小姐,如果允许的话,您能否告诉我,您还见得到杭忆吗?我知道他还活着,可是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了。”

即便是在暗夜中,嘉和还是能感觉到楚卿的不安。那姑娘又仿佛是在为杭忆辩解:“伯父,杭忆做的事情,都是对得起您的,不辜负您的。他只是担心牵连你……”

“我知道他在干什么。”嘉和沉默了一会儿。

楚卿就脱口而出:“伯父,跟我走。”

“跟你走?”嘉和真是吃了一惊,黑夜里她的声音一下子放得很响,又连忙压低,“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抗日根据地。党让我们帮助您脱离险境,跟我上根据地吧。“姑娘热切地动员他。她的真诚感动了他。他却没有正面回答,为了掩饰汹涌而上的情感波涛,他一边拍打着身上的尘土,一边轻声地说:“我的儿子杭忆,在我看来,一直就是个前途难卜的孩子。他从小就极度敏感,我一直把他看成那种非常容易夭折的青年。他表面看上去有些轻浮,实际上他一往情深。他像他的爷爷,也像我,你们帮我……爱护他吧……“他说不下去了,在一个年轻姑娘面前是不应该落泪的。

此刻,在山上,在亲人中间,他愿意谈得更深入些。这两兄弟走出了一段路,嘉和才说:“盼儿的事情,你都晓得了。从今天出城开始,她就不会回我们那个羊坝头杭家大院了。可是她总还是要回来的。西冷临走前托我一定照顾好这个女儿,你想,我管不着她已经有十来年了,现在她最是离不开我的时候,我怎么可以离开她呢?”

嘉平也回过头去看看,他看到了茶技的疏条中的盼儿,她坐在茶坡上,正在和小撮着细细地说着什么。再过一会儿,等往来行人更少的时候,小撮着就要把她给带走了,带到那个小掘一郎发现不了的地方。嘉平想说有人照顾着你女儿呢,你就不用担心了,可他知道自己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嘉和仿佛晓得嘉平是怎么样想的一样,又说:“就算盼儿有人照顾吧,那么叶子呢?你不是已经告诉我,叶子不愿意与你一起去重庆吗?你再和我说一遍,你觉得你还可以说动她吗?如果需要,我可以再帮你去和她谈一次。你看,她就在那里,她正在和儿子说话呢。他们母子俩可真是从来也没有分开过一天的,她同意你把汉儿带到重庆去深造吗?“

嘉平皱着眉头说:“她不再是我想像中的那个叶子了,从前她对我言听计从。这不能怪她,我们有多少年没有见面了。再说,我也是有负于她的。只是我想弥补,她却不给我机会。在重庆方面,我倒可以说服。事实上,这一次回家,事先我和她都达成一个共识,除非她能够接受这个现状为前提。你晓得,我从心里头从来也没有放弃过叶子,从来也没有——”

嘉平一会儿她一会儿她的,这两个“她“像绕口令似的把自己都给说糊涂了,最后他只好沉默不语。两兄弟就这么在祖坟前愣了一会儿,嘉和苦笑了一下,突然说:“从前家里的人都说我像父亲,你看,闹了半天,谁更像?”

他们不约而同地看看祖坟。那里,父亲的坟,他们各自的母亲分别安息在自己的坟去之中。他们在绿爱的坟前站了很长时间,嘉和才说:“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要的情分,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妈比爹要死得惨多了,可是细细想来,妈倒是有那么一份守了一辈子的情,爹却没有。他喜欢两个女人,两个女人却都不能领受这分情。爹到临死之前就悟出这个理来了,所以他要一个人躺在这里。“

“大哥,你这不是说我吗?”

“我很少说你,甚至可以说,我几乎从来也没有说过你——”

“可我比谁都了解你。”嘉平额头上的汗越来越多了,“有许多话我本来以为不用我说出来的,我们两个应该心领神会。 比如我在新加坡的时候,我在决定和那个女人一块儿过的时候,我想到过你。我想-…·我知道-…·”他有些犹疑,看了看大哥,还是决定把话说出来,“我想,也许我这样做就成全了你们,我知道你其实——”

嘉和突然面孔通红,他一下子打断了嘉平的话,气急起来,说:“我一直就喜欢她,在你远远还没有喜欢她的时候,我就喜欢她;在我们还都是孩子的时候我就喜欢她。——不,不不,不是我有多么高尚,只是我不想和任何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包括和你分享。“

嘉平目瞪口呆了好一会儿,才说:“你是说,叶子到现在还爱着我?”

“不知道,你应该去问她。”

“可是她说,你走到哪里,她就跟你到哪里。”嘉平的气也急了起来,他没想到他现在见到了叶子,就突然认为叶子依旧应该还是他的,他突然不能接受他自己的以往的放弃。他盯着大哥,胃里往上冒着酸气,说:“因为你,她才不愿意离开杭州,是吗?因为她,你也才不愿意离开杭州城,是吗?“

嘉和的声音明显地透露出了烦躁:“你了解我吗?不了解我!如果我想离开杭州城,我为什么不可以带着她离开?像你从前完全可以做到的那样。行了,别打断我的话,现在是我在说话,你不是总有插话的分的。你刚才说的话,之所以惹我那么大的反感,并不是因为你提到的那个女人和我们俩有关系。我生气,是因为你始终没有和我提起过赵先生。你明明晓得他被软禁在孔庙,你还亲自去看过他。你应该晓得,他在一天,我就不可能离开他一天。这样的话,我本来是等着从你口中说出来的,可是这一天你跟我说了多少大事,你就是没有和我说一说关于一个具体的个人的事情。大而无当的事情我听得太多了,我已经不想晓得欧洲什么时候才开辟第二战场了。我只想晓得,今天夜里,那个弱女人怎么熬过长夜,那个老人怎么撑着性命活下去?我恨不得生出一万双手来,扶他们,拉他们,在地上四脚四手地爬,爬出这个人间地狱去。可是你却只想叫我飞——难道你没有看到,因为你在天上飞,我们这些人才命里注定在地上爬吗?闭嘴!我不是跟你说了,没你插话的分,我要告诉你最后一句话——我愿意在地上扎根。我的命就是茶的命,一年年地让别人来采,一年年地发。我愿意在地上,你不要再给我插什么翅膀了——二十年前我就明白了,你替我去飞吧……”

嘉平在他的大哥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的时候,一直想插嘴。现在大哥说完了,等他说了,他却突然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是的,他不了解他的大哥,他也不了解叶子,甚至他也不了解彼此看上去性情很契合的赵先生。他们生活在太不同的世界里了,当他在外部世界里越走越远的时候,他与在杭州的亲人们,在内心世界里也越走越远了。除了不停地宣传抗日,他们之间到底还有多少共同语言呢?他看着甚至有点气急败坏的大哥,听着他神经质般的责难,自己也有了一种想要暴跳如雷的冲动,然而不能。他一个转身就扑回到了母亲的坟上——他的拳头,把坟上的黄土砸得几乎尘土飞扬……

嘉和一直站在旁边等待着嘉平不再冲动了,才说:“你看这样行不行?你这头,把那边的事情处理好了,她能够回去当然更好,她不回去也可以,经济上要处理好,不要让人家为难。这头叶子的事情我来做,我是大哥,只要你回过头来,我想她还是会想通的。“

嘉平已经平静下来了,说:“大哥,你是故意不明白还是装作不明白?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叶子已经说了,你到哪里她也到哪里。再说,我也不可能把那头休了。人家是千里迢迢跟我回来的,我也不可能再给她安个吴山圆洞门。哪怕我再安个吴山圆洞门,叶子也不是沈绿爱。好了,这件事情我们就说到这里。还是说说你跟我走的事情吧。赵先生还要我劝你走。我不管你怎么骂我,我还是要跟你说,你也不是生来就一定在地上爬的人。没有人生来就一定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的,你和我一起去飞吧。我们全家都走,叶子在杭州,我也不放心埃“

嘉和看着年年都要来祭扫的祖坟,满坡的茶树都在风中点头。一阵风吹来,突然他的心亮了起来,那些久违的青春的骚动在心的深处微微地动弹了一下,他说:“好吧,我再和赵先生商量商量,试试看行不行……”

那天晚上,发生了一些重大的事件。当时日本军事特务梅机关在杭头目小掘一郎,正在“六三亭俱乐部“用皮带抽打着吴升的女儿吴珠,以此满足着自己变态的性欲。白天与赵寄客的一番游历使他内心不能平衡。每当这样的白天度过,夜晚来临,只要有时间,他就拿着皮鞭来到妓院。妓女们看到他一个个都吓得浑身发抖,东躲西藏。这一次他抓不到别人,干脆抓住了老鸨吴珠。正当他挥舞着皮鞭眼看着这支那肥女人连哭带叫、背上暴出了一条条绳子的血痕时,一份秘密情报塞进了他的门缝。他一边不停地鞭打着女人,一边读着那份迟到的情报,然后,放下皮鞭就套上了军装,带着手下的宪兵直扑羊坝头杭家大院。根据这份情报,小城一郎最没有上心的那个跟着杭嘉平一起回来的阔太太,乃是共产党的一名重要地下人员。他们扑了一个空。杭家所有的人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包括他一直放在心里的那位病西施杭盼。还没等着他开始气急败坏,又一份十万火急的报告到手——南京方面特派员沈绿村突然失踪。小掘一郎来不及处置杭家人,急忙就往沈绿村的珠宝巷赶。黑暗的途中,他被破脚梗吴有拦住了,他破着嗓子叫道:“大君,太君,报告,报告,赵寄客,赵四爷他、他、他死了——”

小掘一郎几乎是从马上掉下来的。吴有结结巴巴地报告说,赵寄客从外面回来,看见他们已经把孔庙大成殿拆了。他在那石经前就坐了很久很久。谁也没想到,天黑下来的时候,他突然就一头撞在石经上,好久才被人发现,血淌了一地,就那么死了。

“是你拆的大成殿?”小掘问。

“是、是、是王五权他、他、他让我拆的,说是你、你、你太君的意思,把赵老头支出去——”

小掘一郎根本没让他再往下说,拔出枪来,黑夜里,杭州人只听得砰的一声。一会儿,住在附近的陈揖怀探出头去,发现汉奸吴有已经被人送上了西天。

推荐阅读

白发魔女传> 碧血剑> 白马啸西风> 百年老课文> 莫言短篇小说集> 白棉花> 边缘小品> 巴山夜雨> 半路夫妻> 遍地鬼子>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