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李白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唐诗 > 李白 >

《忆秦娥》原文·翻译·赏析

【原作】

忆秦娥——[唐]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陽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宫阙。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此处又作词的题目。

箫声咽:据《列仙传》载:“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风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咽,呜咽的悲声。

秦娥:此处泛指秦地美貌女子。秦,秦地,春秋时期秦国的疆域。娥,扬雄《方言》卷二:“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

梦断:梦醒。

灞(bà)陵:又作“霸陵”,汉武帝刘恒之陵墓,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汉代东出函谷关,必经此地,故送行的人常在此折杨柳赠别。

乐游原;一作“乐游园”,在今西安市南,汉唐两代京城的仕女多于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到此游玩。

清秋节:即重陽节。

咸陽:今陕西咸陽市。汉、唐时期,从长安西去,咸陽为必经之地。

音尘绝:指车马行进时的声音和带起的烟尘。此指断绝音信。

西风:指秋风。

汉家宫阙:汉朝皇帝的陵墓。阙,陵墓前的楼观。

【古诗今译】

绵悠长、如泣如诉、悲凉哀婉的箫声在春夜响起,惊醒了睡梦中的秦娥,举头凝望楼上,只有那轮皎洁的明月。望着楼上的明月,她想起了桥头年年依旧青青的柳色,想起了当年在桥头上深情的依依惜别。

在冷落凄凉的重陽时节,登上乐游原,遥望咸陽古道,依然不见夫君的音信和踪影。呈现眼前的,只有那秋风夕陽之下的汉家陵墓和宫阙。

【赏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隋末流徙到西域,出生于唐代安西都护府巴尔喀什湖南的碎叶(前苏联哈萨克境内巴尔喀什湖南)。李白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用诗歌反映现实,歌颂锦绣河山,成就很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长安女子,自从亲人离家以后,她就寝食难安。从春到秋,年复一年,亲人一直杳无音信。词人借箫声、明月、柳色、乐游原、汉家陵阙等悲凉的景色,写出了“秦娥”的离别之苦。作品怀古伤今,引发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全篇悲而不伤,体现了诗人的深刻认识与宽广胸怀。

上阙:春天的夜晚,女主人公惊醒于箫声,因望明月而思远方的夫君,见柳色而忆惜别之情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咽”,呜咽。“秦娥”,古代把美女称做“娥”。这里写的是一个居住在唐代京城长安的女子。长安古时属秦国的属地,所以用 “秦娥”称呼她的名字,用“秦楼”称呼她住的住处。春天的夜晚,在“秦楼”上,“秦娥”正在做着与离家在外求取功名的夫君相聚的甜梦,一阵低沉哀婉的箫声,把她惊醒了。她睁开眼睛,还是孤身一人,只有时断时续的充满幽怨的如泣如诉的竹箫声,与那如雪的月光从窗外飘洒而来,使她愈加觉得孤单凄苦。然而,这样的月夜岂止是今天这一个夜晚!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这里的“秦楼月”的重复不仅仅是简单的格律需要,也起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它将读者带入了一种特定的情景,使你在朗读之中,仿佛置身于回环绵长、充满呜咽和幽怨的竹箫声中,融融的柳色里,依依惜别的“灞陵”桥头,仿佛听见今夜“秦娥”正在箫声里哀怨、叹息,仿佛看见了昔日“秦娥”在桥头柳荫下依依惜别的、催人泪下的、令人伤感的情景。“秦娥”宁望着楼上明月,想起当年在“灞陵” 的送别,时值杨柳依依的浓情春季,而今柳色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已经记不清过了几许春秋,可还不见夫君归来,其心中愁苦可想而知了。

本阙词语简约,艺术概括力高,表现力强,在水-乳-交融的情景描写中巧妙地表现了伤别这一主题。

下阕:秋天的傍晚,女主人公登临乐游原,感时睹物而怀古伤今。进一步深入主题。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陽古道音尘绝。”关于“乐游原”一词,在前面的赏析中已经提到过,又叫“乐游园”,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坐落在古长安东南郊,是唐代的一处游览之地;因其地势高,又是登高望远的好去处。“清秋节”,亦即重陽节,也是当时人们秋高气爽之时登高的节日。“咸陽古道”,古咸陽在今陕西省咸陽市东二十里,是秦时的京城。早在汉、唐时期,从长安西去,咸陽为必经之地。“音尘”,是指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士,这里当指消息,音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秦娥”趁重陽节出游的机会,登高远望,希望在“咸陽古道”上看到夫君能够归来。然而,她的希望还是落空了,不见夫君的踪影,也不见有书信传回。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宫阙。”“秦娥”不但不见夫君的踪影,连一丝音信也没有,呈现在眼前的只有那“西风”之中、“残照”之下的“汉家宫阙”,足见其无可奈何之状,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在这一句里,诗人就“音尘绝”再次使用了重复手法,强有力地渲染了“秦娥”此时极度失望的心情。

逍遥风在他的网络文章《对李白<忆秦娥>词的解读》中说:“……这是站在一个女子的角度来描写她内心活动的作品。因为词牌是《忆秦娥》,在本词中,秦娥是主角,一切都是围绕她描写(的),其他只能是辅助。如果说这首词的伟大之处,(那)就在于用“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样一个气势宏大的场景来对比一个深闺女子的内心情感世界。闺怨词自古不少见,但多以哀惋为主调,所以我说能在闺怨词中写出宏大气魄,非大手笔而不能为之,李白之伟大,于此可窥一斑。”(2009-9-16)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推荐阅读

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 古诗文赏析大全>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电子版>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诗词鉴赏>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