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诗词鉴赏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唐诗 > 诗词鉴赏 >

咏鹅的诗意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译诗、诗意]

鹅,鹅,鹅,

弯着脖子向着天空唱歌。

它雪白的羽毛飘浮在绿水上,

红色的鹅掌轻轻地划动着清澈的水波。 

池塘里的白鹅正弯曲着脖子,朝着天空叫着,好像在唱歌似的。那一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注释]

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咏:用诗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

鹅鹅鹅:这里是描摹鹅的叫声。

曲项:项,是脖子的后部。弯曲脖子的后部,就是昂着头。

歌:唱歌。

向天歌:朝着天空叫,诗人将它比作唱歌。

浮:在水上飘浮。

红掌:鹅的红色的脚掌。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清波:清清的水波。

拨清波:拨弄清澈的水波。

【赏析】

这首诗原题叫“咏鹅”。“咏”,用诗歌等来叙述。这首诗相传是骆宾王府七岁时写的,描写白鹅在绿水中浮游荡漾、快乐呼唤的情景,写得通俗易懂,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不仅写出了鹅的一般特征,而且给我们画出了一幅清新悦人的“鹅戏清波”图。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位天真的小作者欢快的心情。

第一句,选用了三个“鹅”字,运用摹声的手法,把鹅的鸣叫声送到人们的耳朵里,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难想象,小作者听到鹅的叫声,看到鹅在水面上游来游去,心中多么快活,不仅脱口而呼:“鹅、鹅、鹅!”

第二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时的样子:弯曲着长长的脖子,向着蓝天高歌。在孩子的眼中,这样子有多么得意,多么神气!

三、四句描写鹅游动的情态。“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洁白的羽毛,碧绿的春水,鲜红的脚掌,清澈的波纹,白、绿、红互相映衬,色彩鲜艳。鹅在水上是轻轻地“浮”,缓缓地“拨”,动作优美,怡然自得。这情景,当然会使孩子心情愉快,甚至会高兴地手舞足蹈。

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新鲜活泼,明白如话。诗人经过认真观察,从声音、形象、动作、颜色等几个方面抓住特点进行描绘。“曲项”、“白毛”、“红掌”,是白鹅的形体特征;“向天歌”、“浮绿水”、“拨清波”,是白鹅的生活习性和行动特征。诗人抓住这些特征,把白鹅浮水时的形象和神态写得生动、逼真,给人留下了一副富有情趣的、美丽的图画。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40— 684以后),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早年丧父,家境穷困。龙朔初,道王李元庆辟为府属。后拜奉礼郎,曾从军西域,又入蜀从征云南。返京后,任武功主簿,转明堂主簿,迁侍御史。被诬入狱,遇赦后出为临海丞。为徐敬业草讨武檄文,讨武兵败,逃亡不知所终。其为五律,精工整炼,不在沈、宋之下,尤擅七言长歌,排比铺陈,圆熟流转,或被誉为“绝唱”。

公元684年,唐高宗刚刚去世不久,武则天废掉了自己的儿子中宗,另立温顺的儿子李旦为帝,同时大开杀戒,清除李唐宗室元老。这年九月,开国元勋徐勣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叛,举起了讨武的大旗。

在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人在大唐上下几乎无人不晓,这个人就是初唐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怀才不遇的骆宾王满怀悲愤之情,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檄文,檄文极大鼓舞了起义的将士,一时间捷报频传。

然而两个月之后,起义军大败。徐敬业和骆宾王一行,连夜奔赴润州,准备入海逃往高丽,就在这时,徐敬业的部下王那相突然叛变,将徐敬业等二十五人杀掉,投靠了朝廷。骆宾王从此下落不明。

对于骆宾王的下落,史书出现了两种说法,《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说骆宾王兵败被杀,而《新唐书》却说骆宾王逃跑了。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骆宾王的义乌同宗后人――骆祥发决心解开这个千古的谜团。

骆祥发通过多年的考证认为骆宾王最终逃亡了。然而骆宾王到底是象传说中逃到灵隐寺做了和尚呢,还是逃往了异乡?

浙江於潜的周智先生通过研究於潜宗谱,认为骆宾王确实到过灵隐寺,可是并没有终老于灵隐,而是最终逃到了浙江於潜一个建于晋代的小庙――妙乐寺。

骆祥发对周智的考证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骆宾王出家灵隐寺只是后人的杜撰,扬州兵败后骆宾王并没有出家灵隐寺,而是直接逃到了江苏南通,只是沧海桑田,南通黄泥口的骆宾王墓早已淹没在大水之中。

对于至今矗立在骆宾王故里义乌上枫塘的骆宾王墓,骆祥发和周智却有不同的看法。

历史的真相究竟为何,后人的研究考证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了真相,谁也无法真正说清,骆宾王的下落之谜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但史学界普遍认为骆宾王终迹南通的可能性最大。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内容

《龟虽寿》赏析> 《过故人庄》的诗意> 滁州西涧的诗意> 约客的诗意> 游子吟的译文> 蕙崇《春江晓景》的译文> 春晓的译文> 登鹳雀楼的诗意> 七步诗的诗意>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

推荐阅读

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 古诗文赏析大全>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电子版>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诗词鉴赏>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