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汉武帝刘彻
目录
位置: > 历史故事 > 汉武帝刘彻 >

敢用三千竹简向汉武帝要官 东方朔太了不起

东方朔,本姓张,字曼倩。西汉辞赋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有人称他为“智圣”。

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贤良和有才之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上书用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扛得起,武帝读了二个月才读完。东方朔在竹简中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孙子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齿洁白整齐得像编排的贝壳,勇敢像孟责,敏捷像庆忌,廉俭像鲍叔,信义像尾生。我就是这样的人,够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臣朔冒了死罪,再拜向上奏告。”武帝读了东方朔自许自夸的推荐书,赞赏他的气概,命令他待诏在公车署中。

东方朔在中国历史上是智慧的化身,游戏人生的典范,他毛遂自荐当了汉武帝的太中大夫,却总感觉怀才不遇,不满汉武帝给他的待遇,声称“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东方朔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他利用他的聪明把汉武帝哄得高兴得不得了,也把他看不上的权臣玩得不象个人样子。

在“伴君如伴虎”的朝堂上,东方朔尽情地潇洒人生。古代对隐士分了三级,曰:“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东方朔被人们称之为“大隐”、“智圣”,他死后据说成了仙,在玉皇大帝的灵霄殿里也有一号,就是这位鼎鼎大名的智圣,在婚姻观上大大有异于常人,《史记》记载:“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按大学者王立群的解释,说这位东方朔娶妻有三条铁律:一是专娶长安女子,二是专娶小美女,三是一年一换。皇上赏给他的财物,他全部用来打发旧美女,迎娶新美女。王立群评论说:其实,封建社会的男人即使妻妾成群,旁人也不能说一句不是。厌倦了可以放在家里养着,没必要离婚。东方朔不同,他偏要放爱一条生路,看来这个“情场浪子”还是懂得怜香惜玉。

东方朔就是这样一个奇人,聪明、古怪。

东方朔是怎么死的:一代奇人东方朔应该是病死的。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陵县神头镇)人。西汉辞赋家。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于是写《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以陈志向和发抒自己的不满。

东方朔原有集2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他幼年失去父母, 由兄嫂抚养成人。东方朔从小聪慧灵敏,刻苦好学, 到二十几岁时,已精通《诗》、《书》、《易》及孙子、吴起兵法, 加以善剑术、富文才,能言善辩, 深得乡里器重。当时正值汉武帝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开拓疆土, 意欲大展宏图而广招贤良方策之际, 于是东方朔上书自荐说“臣朔年22岁,身高九尺, 双目像悬挂的明珠, 牙齿像编排整齐的玉贝,勇猛比得上卫国勇士孟贲, 敏捷不亚于王子庆忌, 廉洁可与齐国大夫鲍叔比美,信义超过信士尾生。

我自信能够成为天子手下称职的大臣。”他这种毫不谦逊, 锋芒毕露的言行, 让汉武帝称奇不已, 于是下旨召为公车令(管理百官上书及皇帝征诏事宜)。 臣现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目若悬珠,亮如朗星,齿若编贝,勇赛孟贲,敏过庆忌,廉似鲍叔,信如尾生,凡此种种,德才兼备,列为天子重臣不为过也。臣东方朔冒昧再拜以达上听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 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壁》、《试子诗》等, 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

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 “滑稽之雄”,晋人夏侯湛写有《东方朔画赞》, 对东方朔的高风亮节以及他的睿智诙谐, 备加称颂,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将此文书写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陵县。

相关内容

汉武帝的皇位竟因一个女人的嫉妒心而换来的> 汉武帝男宠韩信曾孙韩嫣 却因得罪一女人丧命> 海昏侯墓主:汉武帝之孙刘贺 遗骸腰部见玉印> “御前带刀侍卫”源于汉武帝刘彻的发明> 解密:汉武帝刘彻到底是如何进行自我批评的?> 汉武帝的男宠韩嫣拒绝勾搭丞相 为何被太后毒> 王恢给汉武帝出了歼灭匈奴的妙计却害死自己?>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