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李世民
目录
位置: > 历史故事 > 李世民 >

唐太宗李世民竟也干过哪些兔死狗烹的缺德事?

裴寂是大唐开国元勋不假,但在唐太宗时期几次犯法,太宗很想杀了裴寂。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寂有死罪者四:位为三公而与妖人法雅亲密,罪一也;事发之后,乃负气称怒,称国家有天下,是我所谋,罪二也;妖人言其有天分,匿而不奏,罪三也;阴行杀戮以灭口,罪四也。我杀之非无辞。议者多言流配,朕其从众乎。”

要了解太宗的这段口谕,首先了解下裴寂和法雅之间的事情。有个名叫法雅的和尚,过去曾自由出入皇宫和东宫,是李渊和李建成的红人。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位,自然法雅的光辉时代也一去不返了。法雅被禁止出入宫廷,心中十分怨恨,经常对一些熟人发牢骚。可是谁都知道李建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经常听到法雅说这些话,那都是大逆不道。于是有人就到官府去告发,官府立刻把法雅抓起来讯问。在讯问时,法雅交代他说的很多诽谤朝廷的话,裴寂都知道,于是裴寂也被带到官府接受调查。裴寂当然不承认,法雅却一口要定裴寂就是知道。于是朝廷就罢免了裴寂的官职,还削掉裴寂一半的封邑,不许裴寂留在京城。裴寂很不服气,就去找唐太宗理论。裴寂不知道事情的轻重,自然是无功而返。

这个法雅和裴寂一样都是李渊和李建成的心腹。当李世民即位之后,第一要清理的就是李建成的手下。虽然,李世民对魏征非常客气,但是魏征只是个例外,对其他李建成的属下就毫不留情了,只要不向自己效忠,就用各自手段去打压。法雅虽然是为佛教的大师,但是在政坛上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下面的官员自然想借法雅之口,钓上几条大鱼。看法雅之后一口要定裴寂知道自己的妖言,就可以看出是受了官府的胁迫了。官员们知道裴寂也有关联立刻上报李世民。李世民本来就对裴寂有诸多不满,当然借题发挥了。

裴寂央求太宗让自己留在京城,并说起自己当年的种种功劳。确实,在李渊时代,李渊曾经当着满朝的大臣的面拉着裴寂的手说:“要是没有爱卿,我怎么能有天下!”裴寂俨然成为兴唐第一功臣。当年李世民不好说什么,现在李渊倒了,李世民做了皇帝,当然要为自己正名。

李世民说:“按你的真才实学和功劳,不可能有今天这么高的地位!只不过因为先帝念你对皇家有功,才使你位居首辅。其实,先帝在位时,政治法律方面纰漏谬误极多,地方官吏办事松弛、施政紊乱,你是朝廷宰辅,你难道就没有责任?但我还是念当年我们之间的旧情,不对你施以极刑,让你回归故里,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在李世民看来,兴唐第一功臣当然是自己,其次是刘文静,再其次才是裴寂。裴寂处处宣扬没有他,就没有大唐天下,那是贪天之功,罪大恶极。至于李世民批评裴寂处理政务有很多失误,却是欲加之罪。就算是和在李渊时代,李世民也是朝中说一不二的重要人物。虽然说裴寂和李渊交情莫逆,但是大政方针还是要李渊拍板,李世民支持。李世民如此说的真正目的,是要大范围的否定自己的父亲。李渊有很多事情都处理不当,这样就可以让世人理解,李渊没有册立李世民为太子,也是李渊荒悖的延续,对李世民登基自然也会更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在裴寂回归故里蒲州不久,有个居住在汾阳的狂生,名叫信行,经常向裴寂家的仆人说:“你们家裴公有天分,是帝王之相。”估计此人不了解朝局,还以为裴寂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风光无限的李渊时代。此人更不了解李世民,还以为在大唐安天下十余年后,还可以兴兵作乱。仆人把这些话告诉给裴寂,裴寂不但不高兴,反而吓得半死。悄悄命人去杀了这个信行的狂生,免得连累自己,甚至又命心腹恭命把也听过这些话的仆人杀死。可是恭命和那个仆人关系不错,不但没去杀,反而让那个仆人藏了起来。在后来,恭命偷盗了裴寂的上百万钱逃跑,裴寂到处追捕他,恭命就跑到朝廷去告发裴寂。裴寂就被二度接受审查。

这次唐太宗不想放过裴寂,他列举的四大罪状中,“恚称国家之兴皆其所谋”是李世民最不能容忍的。但是朝廷大臣很多想李世民求情,包括李世民的一些近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裴寂是大唐开国元勋,杀裴寂有损李世民的名声。

这点李世民当然清楚。在即位的第二年,李世民去南郊祭祀,命令裴寂和长孙无忌同他共坐一辆车。裴寂很惶恐,表示不敢同坐。李世民说:“你有辅佐我李唐建国的大功劳,而长孙无忌也能尽全力帮助王室,除了你们两个人,谁还有资格和我同乘一辆车?于是裴寂只能上车。

在此时,李世民即位不久,人心未附,何况是举行祭祀,天下臣民多少眼睛关注着!李世民对裴寂的优待,想必让很多当年拥护李建成的人长舒一口气。可是这样做并非是李世民的真心,一旦屁股坐稳,李世民就开始清算了。

在高祖李渊时代,曾经议定太原起兵的功劳,前三名是李世民、裴寂、刘文静,之后是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柴绍、唐俭始,殷开山、刘世龙等一共十四人。而在太宗李世民时期,曾经重新排定太原起兵的功臣名次,以刘文静第一,裴寂第二,之后是长孙无忌、王君廓、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原来的第三名(李世民忽略)长孙顺德变成了第八名,之后是柴绍、罗艺、赵郡王孝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李绩、刘弘基等四十四人。李渊时代排名第四的刘弘基很惨,落到了十六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很简单,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些亲李渊李建成的人被李世民的亲信挤到了后面。从古到今,政坛上最看重的就是站好队,跟对人。其他人品,才学都是次要的。

相关内容

揭秘:一代明君李世民为何要杀光所有亲兄弟?> 怎样玩转权力控制游戏: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之>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杨广的十大惊人相>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对哪四个男人魂牵梦系?> 揭秘:唐朝大将尉迟敬德亲手干掉李世民弟弟?> 大唐定鼎的决定一战 且看李世民的灭郑夏之战> 唐太宗是如何一举击溃突厥帝国的?突厥怎么灭>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 Weibo Article 41 Weibo Article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