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孙权
目录
位置: > 历史故事 > 孙权 >

孙权之子孙亮暗养三千勇士为何没能扳倒权臣

十六岁的少年傀儡如何夺回大权,康熙皇帝无疑是个成功典范。《清史稿》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上久悉鰲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鰲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絷之”。暗养勇士,智擒鳌拜,是康熙皇帝的成名之作。时间上溯到太平三年(258年),东吴皇帝孙亮也曾有过相似之举,可惜没能成功。那一年,孙亮也是十六岁。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孙权幼子。孙亮早先没机会继承皇位,但由于大哥孙登、二哥孙虑早逝,三哥孙和被废,四哥孙霸自尽,五哥孙奋、六哥孙休均为庶出,加上老父爱幼子,故孙亮有幸被立为太子。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孙权驾崩,孙亮即位,为东吴第二任皇帝。孙亮十岁登基,此后四年,朝政相继被辅臣诸葛恪、孙峻掌控。太平元年(256年),孙峻病死,孙綝掌权。

孙綝是孙峻的从弟,其“凶竖盈溢”(《三国志》)与孙峻如出一辙。众臣原本就对孙峻以宗室身份独揽大权所不满,而今孙綝继续凭借这种优势垄断朝廷大权,继续把皇帝玩弄于鼓掌之间,引起了众臣的强烈反感和忿恨。吕据、滕胤等其他辅政大臣瞧不起孙綝,也不想皇帝沦为傀儡,出于忠君思想和个人政治前途考虑,试图分割孙綝的权力,防止他擅权专政,不料遭到了孙綝的血腥镇压。

控制住局面后,孙綝自任大将军,手握军权,封赏党羽,广树亲信,更加不可一世,甚至“负贵倨傲,多行无礼”,根本不把孙亮放在眼里。对于孙綝的专权和僭越,孙亮敢怒不敢言,只能在煎熬中隐忍度日,他在等待时机,也在考虑办法。太平二年(257年)四月,十五岁的孙亮“临正殿,大赦,始亲政事”(《三国志》),内心也变得强大起来,一场皇帝和权臣的明争暗斗也随即展开。

“綝所表奏,多见难问”,这是孙亮使出的第一招,毕竟军权在孙綝手中,孙亮不敢冒险造次。此外,孙亮还多次拿出府藏书册,阅览先帝孙权时的旧事,“先帝数有特制,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先帝常常亲自书写诏书,而如今大将军奏事,为什么只让我签字认可就完事了呢?言辞中流露着对孙綝的诸多不满。孙亮“亲览政事,多所难问”,让孙綝感到“甚惧”(《三国志》)。

单凭刁难、质问和怨言,并不能撼动孙綝。于是,孙亮使出第二招,“又科兵子弟年十八已下十五已上,得三千余人,选大将子弟年少有勇力者为之将帅。……日於苑中习焉”,孙亮暗养三千勇士,志在武力夺权,并声称要“欲与之俱长”(《三国志》),一同见证胜利。然而,这些勇士“连日续夜,大小呼嗟,败坏藏中矛戈五千余枚”(《孙綝废孙亮表》),动静不小,很快就传到孙綝耳中,一招不慎满盘输。

孙綝闻讯后,知道孙亮必将有非常之举。为求自保,狡猾的孙綝“返自镬里(今安徽巢县西北),遂称疾不朝”(《资治通鉴》),并在朱雀桥南修建房舍,自此远离国都,不敢再入朝和孙亮见面,以防中招。此外,孙綝还让他的弟弟威远将军孙据进入苍龙门担任宿卫,武卫将军孙恩、偏将军孙干、长水校尉孙闿,分别驻守各军营,严阵以待,以防孙亮。应该说,孙亮的那三千勇士确实给孙綝造成了很大压力。

看到孙綝变成缩头乌龟,孙亮欲杀不能,非常懊恼,便借口朱公主枉死事件,杀掉与孙綝关系匪浅的虎林督朱熊、外部督朱损兄弟二人。孙亮此举,是要先剪除孙綝党羽,再除掉孙綝,孙綝“由是益惧”,二人之间的矛盾也上升到白热化。鉴于孙綝“筑第桥南,不复朝见。此为自在,无复所畏”,急于夺回军权的孙亮“不可久忍,今规取之”(《资治通鉴》),决定孤注一掷,对孙綝进行致命一击。

太平三年(258年)八月,孙亮“以綝专恣,与太常全尚、将军刘丞谋诛綝”(《三国志》),向心腹近臣表明了武装夺权的决心。随后,孙亮与黄门侍郎全纪(全尚之子)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再三嘱咐全纪只能将计划告诉父亲,不能把计划泄露给母亲。全尚是孙亮的岳丈,也是孙亮当时唯一可以依赖的力量。如果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孙亮能成功扳倒孙綝,夺回军权,历史就会改写,可惜孙亮所托非人。

全尚才能平庸,无甚主见,还是忍不住把计划泄露给了妻子。全尚的妻子是孙綝的堂姐,得知孙亮准备动手,立即悄悄派人告知孙綝,“尚无远虑,以语纪母,母使人密语孙綝”(《资治通鉴》)。全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致使孙亮打蛇不成,反被蛇咬。不等孙亮动手,早有准备的孙綝来了个先发制人,于九月二十六日率领大军夜袭国都,拿下全尚,杀掉刘丞,天亮时已将皇宫团团围住,孙亮成为笼中鸟。

胜败已见分晓,而孙亮却不甘心功败垂成,于是骑上马带上弓箭就要上阵。孙亮认为,他是“大皇帝嫡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资治通鉴》),想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威优势与孙綝鱼死网破,一决高下。此情此境,一个连身家性命都不一定保住的皇帝,如何能镇住已经起兵造反没有退路的权臣,孙亮即便有三千勇士,也不是孙綝大军的对手,这无疑是去送死。近臣以及乳母等人一起制止阻挡,孙亮未能出宫。

控制大局后,孙綝把孙亮废为会稽王,并派人“夺吴主玺绶,以吴主罪班告远近”(《资治通鉴》)。孙亮被废后,孙綝另立琅邪王,也就是孙亮的哥哥孙休为皇帝,即吴景帝。两年后,孙休听说会稽郡传出“孙亮当还为天子”的谣言,担心孙亮复辟,将孙亮贬为侯官侯。孙亮在去封地的路上自杀,不过,笔者更相信是“休鸩杀之”(《三国志》)。毕竟,孙亮当过皇帝,影响力还在。孙亮不死,孙休睡不着觉。

十岁登基,十六岁被废,孙亮当了六年形同傀儡的皇帝,最终被赶下台,而且死于非命。对于孙亮之遭际,史学家陈寿评价说,“孙亮童孺而无贤辅,其替位不终,必然之势也”。孙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皇帝,“蜜中鼠屎案”就是一例。不过,生活上聪明毕竟不代表政治上聪明,由于受制日久,夺权心切,谋事不周,在蓄养勇士方面不够隐秘,没有机会像后来康熙皇帝智擒鳌拜那样除掉孙綝,事未成,空抱憾。(刘秉光)

相关内容

为何罗贯中将孙权的“草船借箭”嫁接给诸葛亮> 恩将仇报 孙策让位孙权70年后自己子孙反被诛> 孙权火烧张昭家门 对东吴开国功臣的温和与强>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为何能成为曹刘外第三级> 三国孙权之母吴凤熙“武烈夫人”悲惨的一生> 让关羽走投无路的陆逊 最后被主公孙权逼死?> 三国演义之中最受欢迎的两个兄弟:孙策和孙权>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