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孙权
目录
位置: > 历史故事 > 孙权 >

孙策与孙权关系 孙策不如孙权的地方有哪些

孙策与孙权的关系

两人是亲兄弟,孙策和孙权都是孙坚的儿子。孙坚死后孙策即位,孙策死后孙权继位。

作为孙坚事业的继承者、发扬光大者,孙家老大老二都有其过人之处,都曾被人羡慕、为人称道。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夸赞,经大词人辛弃疾引用,早已广为人知。而在此之前,孙策也受到过类似赞美,只是赞美者袁术名声不太好,显得权威性不强,因而引用率不高。袁术的原话是:“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论长相,孙权不及哥哥:他的方脸大嘴、绿眼睛红胡子的形象算不得英俊,往好了说是“仪表不俗”,至多算个相貌奇特。而孙策是与周瑜齐名的江东著名美男子,还“好笑语”,就是说话幽默有趣。加上他有房、有车、更有权,如果他穿越过来上江苏台“非诚勿扰”,出场亮相之后,保证二十四盏灯全亮。

孙策外号“小霸王”,最大特点是霸气威猛,无所畏惧。“太史慈酣斗小霸王”是《三国演义》脍炙人口的段落,《三国志·太史慈传》对此也有记述。这是孙权所不及的,尽管孙权也几次想在战场上露一手。

孙策与孙权的差距,是他的心胸。对此,孙策自己临终前有所认识。他对孙权说:“若论亲临战阵统兵打仗,你不如我;而要讲举贤任能、各尽其心来保卫江东基业,我不如你!”孙策的魄力可以使他打天下,但他的心胸还不足以让他保江山。

《三国志》说孙策“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当然也不是瞎说:他对于太史慈等武将确实有足够的信任,也有包容心。在势力不够大时,他也有足够忍耐力。比如依附袁术时,袁术先后两次许诺给孙策太守位置,又两次用过孙策之后就食言,孙策都忍了,因为袁术毕竟帮过他。没有一定的包容心和忍耐力,他孙策也不可能创立基业。

但是,孙策的性格有个致命缺陷。《三国志》说他的缺陷是和他父亲孙坚一样“轻佻果躁”,这只是就表象而言,愚以为最根本的,还是他的过于争强好胜。他的绰号是“小霸王”,他成于“霸”字,也亡于“霸”字。

这要从他对待三个人的态度说起。

第一个叫高岱。高岱是学问家,最精通《左传》,当时隐居在余姚一带。孙策想做个文武全才的霸王,就在闲暇时用功。觉得读得差不多了,想与这高岱谈论谈论。他让人把高请来。

这时,有人怕高岱得到孙策赏识抢了自己饭碗,就事先对孙策说:“这高岱瞧不起孙将军您,他认为您不过一介武夫,没什么学问,不配和他谈论《左传》。如果你和他谈《左传》的某个细节他说不知道,那他就是故意的,您就明白我说的不假了!”

然后,这人又偷偷跑到高岱住的宾馆,“好心”叮嘱说:“孙将军这人,最讨厌超过自己的,他要问你什么,你就说不知道,以显示他的高明,这样才合他的意;你若非要较真,就危险了!”

高岱毕竟是书生,这人的话他不加分析地全信了,还心存感激。等到孙策召见,与他谈论《左传》时,遇到一些问题,他就说“不知道”。这下孙策火儿了,觉得高岱果然瞧不起自己,就把高囚禁起来。没想到这老高威信挺高,人缘特好,许多人为他静坐请愿。孙策登到楼上往下面看,街筒子都坐满了人,绵延好几里地,他的气更大了:你居然有这么大人气,那更不能容你了!于是下令把高岱杀了。

第二个叫于吉。这也是《三国演义》渲染过的一个人物。(《三国志》裴注所引《江表传》、志怪小说《搜神记》有不尽相同的记述。《三国演义》主要依据的是后者,关于于吉这段写得有些玄乎。我们且按实在点的《江表传》说。)话说当时有个道士叫于吉,从东边来到吴国都城,布道之外,专门制作符水治病救人,据说还真治好不少。那时的人也怕得病,有病也想痊愈,就对于神医崇拜得不得了。有一天孙策在城门楼上大宴宾客,正赶上于吉从门楼下经过,客人们一见,条件反射地要去跪拜。楼上的人稀里哗啦下去多半,司仪怎么喝斥也制止不住。孙策一见怒不可遏:这还了得!有我孙霸王在此,就是刘德华、金正恩来了你们也不该如此啊!就让人马上把于大夫关起来。那些信徒们纷纷派家属来见孙策母亲说情,母亲对孙策说:“于先生也给咱的将士治过病,不能杀他啊!”孙策虽然孝顺,这次却反驳母亲,说:“这是妖孽啊!他能蛊惑人心,让大家撇下我去楼下拜他,这还有大有小吗?不杀不行!”手下诸将又亲自联名求情,孙策还是力排众议,把于吉杀了,并将其悬首示众。当时于吉已是耄耋老人,按古礼也不该加刑了,再说他也没犯死罪。孙策此举虽未致其失去权力,却大失人心。

第三个就是许贡了。许贡得罪孙策,源于给汉献帝上书。老许看到孙策骁勇似楚霸王,就私下给献帝出主意,让他把孙策招到京城做高官,免得在外领兵生出祸患。不料孙策手下人弄到这封密信,交给了孙策。孙策召许贡来见,对之严厉责备;许贡不承认写过密信,孙策就让手下武士绞死了他。许贡的门客感念许贡生前对自己恩厚,就趁孙策出猎时设伏暗算孙霸王。

上述被孙策所杀三人均罪不至死。对高岱,孙策如果调查清楚原委,对于吉、许贡,孙策如果予以宽容,他本可收揽更多人心。他却不能容忍这三位。本为挣回面子,实际却使自己威信有所减损。

关于孙策的好面子、处处不想落下风的性格,裴注引《吴历》还有一段记载:孙策被射伤后,本来医生说可以治好,只是要遵医嘱,百日内不能乱动。但孙策一照镜子,发现自己破了相,估计最后脸上要留个大疤,就对身边人说:“脸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心情建功立业!”接着就拼命捶自己的脸。结果金疮迸裂,当晚就死了。

其实,作为东吴最高领导人,孙策的霸王地位本无人撼动,他所杀的上述三人都未对他构成致命威胁,前两个也并无颠覆现政权的意思。他若能容,本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事。这下却弄得两败俱伤。

他的事业没能更进一步,不能说与他这种性格缺陷无关。

相比之下,孙权就更有真正的帝王气概:他能让周瑜、程普、鲁肃、顾雍、张昭、陆逊、吕蒙、甘宁、凌统等人各展英才,又使这些能人之间和睦相处,设法消弭而非挑起、加剧他们之间的矛盾。所以,周瑜与程普等合作取得赤壁之胜,鲁肃与张昭不因政见不同而相斗,张昭与顾雍不为争夺相位而结怨,甘宁与凌统在孙权调和下化敌为友,共为主公效命。所以,东吴政权才坚持得比曹魏和蜀汉都长久。

相关内容

为何罗贯中将孙权的“草船借箭”嫁接给诸葛亮> 恩将仇报 孙策让位孙权70年后自己子孙反被诛> 孙权火烧张昭家门 对东吴开国功臣的温和与强>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为何能成为曹刘外第三级> 三国孙权之母吴凤熙“武烈夫人”悲惨的一生> 让关羽走投无路的陆逊 最后被主公孙权逼死?> 三国演义之中最受欢迎的两个兄弟:孙策和孙权>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