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诗词鉴赏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唐诗 > 诗词鉴赏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赏析、译文)

【原作】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必须在题目前边加上“赋得”二字,唐以后成为科举试士诗的一种体裁。

离离:纷披繁茂状,这里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枯:枯萎。

荣:繁荣茂盛。

远芳:蔓延到远方的野草。

晴翠:阳光下的野草。

荒城:荒凉、破败的城镇。

王孙:贵族子孙,这里指游子,即作者的朋友。

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古诗今译】

原野上的芳草长得很旺盛,每年都要经历一次繁荣和枯萎的轮回。无论野火多么迅猛无情,都无法将它彻底烧死,每每到春风吹来的时候,它总会再次顽强地钻出泥土,将一片片新绿呈现给大地。无论是荒无人烟的古道,还是荒凉破败的古老城池,蔓延无际,连成一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青翠耀眼,碧绿茂盛。又一次送走了朝夕相处的好朋友,离别之情有如眼前这繁茂无际的芳草,碧绿了我的泪眼,充塞了我的胸怀。

【赏析】

传说自居易十六岁时由江南到长安(即今天的西安)考举人,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看看他的姓名,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正贵,在这里居住可不太容易啊!”及至批阅白居易的诗,读到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不由得赞叹道:“能做出这样的诗语,居亦易矣!”白居易从此名声大振(见张固《幽闲鼓吹》)。

唐人的咏物诗,往往仅在最后一句才能见到作者的本意。白居易一向提倡作诗要通俗易懂,但也不反对用隐喻的方法。《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题目标有“送别”二字,很显然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篇。而通篇几乎都在写草,实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显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情深意切,所喻尤为巧妙,不愧为白居易的成名作。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作品起笔则“赋草”,在一望无际的古老郊原上,草木繁盛,一岁岁,一年年,枯荣交替,不知经历了多少春夏秋冬。这两句诗看似平平淡淡地如实写来,实则揭示了那片古老的原野上草木繁荣与枯败的自然规律。而作者以“离离”二字冠于句首,则给我们造成一种春草繁茂的印象。《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朱实离离。”“离离”是用来描写一种果实累累,枝繁叶茂的状态。所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二句的重点在“荣”,而不在“枯”。这就为下面的两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了铺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朴实的语言,揭示了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据说此二句尤为顾况所赏识,原因在于它不仅展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揭示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象征着人在逆境中不甘颓废,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这一点在当今,在久远的将来,以至于永远,对人们都是有着积极的、深刻的启示的。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两句诗极言春草的茂盛、原野的辽远及春日的晴明和煦。“古道”、“荒城”紧扣题目中的“古原”,用人事的代谢与自然界的光景常新作对照,以“侵”、“接”二字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辽远的景象,既简明又传神,可谓体物描写之精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至此,方见回扣远送“王孙”这一主题。在这里,王孙借指作者的朋友。在古典诗词中,用春草之繁茂借喻别离之情的传统,由来已久。《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江淹《别赋》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白居易则极尽描绘春草繁盛之能事,而结句用,“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将抽象的友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化为触手可及的具体可感的形象,细细品之,情之切,意之浓,可见一斑。

朴素的语言,平时的叙述,永恒的规律。表面写草,实则每一句都蕴含着送别朋友难以表述的情怀。“古原”、“草”、“送别”桥面融合,意境浑然天成。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内容

《龟虽寿》赏析> 《过故人庄》的诗意> 滁州西涧的诗意> 约客的诗意> 游子吟的译文> 蕙崇《春江晓景》的译文> 春晓的译文> 登鹳雀楼的诗意> 七步诗的诗意>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

推荐阅读

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 古诗文赏析大全>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电子版>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诗词鉴赏>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