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崇祯
目录
位置: > 历史故事 > 崇祯 >

崇祯临终疾呼大臣亡国 他真的不用为亡国负责吗?

明崇祯帝朱由检临死前,写下一段著名的遗言: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

显然,这位亡国之君把亡国之责算在了手下大臣头上,而在此前后,崇祯手下重臣从洪承畴到吴三桂纷纷倒戈降清,似乎验证了崇祯对诸臣责难不虚。

崇祯与大臣,究竟谁毁了谁?

不可否认,一些曾被崇祯皇帝寄予厚望的大臣的确戏弄了崇祯,诸如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暗地里已经变节投敌,而崇祯皇帝却以为其壮烈殉国,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追悼未完,传来确认的“洪承畴降敌”消息,搞得主子好不难堪!

然而,如果据此把大臣的的作用夸大到“亡国”的地步,则对大臣而言,是极不公平的。事实上,明朝自朱元璋废掉丞相以来,皇帝独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体制上还是行政设置上,不存在大臣架空皇帝的可能,所以从根本分析,崇祯与大臣,首先是谁能毁谁,是不言而喻的。

危如累卵之下,谁能替皇帝撑住江山?只能依靠同一个战壕的人。而崇祯却把朝廷大臣视为“贼寇”与“鞑子”之外的“第三股敌人”,故此边用边毁,股肱之臣在他手下无一善终。

我们可以替崇祯皇帝算算这笔账,自崇祯皇帝执政之后,从卢象升到袁崇焕,他毁掉了多少股肱之臣——崇祯在位17年,前前后后换过50位内阁,14位兵部尚书。杀死或逼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多达11人,杀死巡抚11人、逼死1人。被他抓进监狱关押、殴打、间接逼死、战死、自杀、判刑的高级官员多达几十人。

崇祯十四年,也就是亡国前三年,被关押在监狱里的具有大臣资格的官员就多达145人,这个数字几乎占当时具有大臣资格官员的一成比例。

纵观崇祯一朝,并非无人,袁崇焕、祖大寿、卢象升、孙传庭等等,都是一时杰出的将帅。文官如文震孟、刘宗周等等,也都可圈可点。然而,这些人的下场都是悲剧。令皇太极胆寒的袁崇焕和直声满朝的翰林院庶吉士郑鄤,以千刀万剐的酷刑被处死。在剿“寇”战场上曾俘获高迎祥、几乎使李自成全军覆没的卢象升和孙传庭,在谗言中一个受重惩,一个被下狱达3年之久。最后,在监军太监的淫威和朝廷的瞎指挥下,两人均无谓地战死,死时卢才39岁,孙也不过51岁。

在无常而又勤快的崇祯皇帝折腾下,股肱之臣只有两条路可走:一者牺牲;二者投敌。就是不能伴崇祯这个君主太久,否则会死得很难看。

就拿宿将卢象升来说,得到崇祯的重用得不到崇祯的信任,崇祯派他打仗却不放开兵权,卢象升作为堂堂总督、总理,真正能够完全控制的人马不过区区六千人,如何能打赢国家级别的大战役?

最后,这个股肱之臣所能做的,就是只求一死。因为他明白,回到这样的朝廷,自己也早晚会成为“岳飞第二”,与其窝窝囊囊地回去让主人整死,不如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史曰:文官不贪财,武将不畏死,则天下太平矣!而一个皇帝,一旦逼得股肱之臣心死,则天下易人亦不久矣!

即便是洪承畴这样的贰臣,也不排出除迫于崇祯的压力的缘由。洪承畴自知打了败仗回去没好,不会得到崇祯的宽容,不如改换门庭,一降了之的好。

主子的性情决定臣下的工作作风。在崇祯这个生性多疑、用人不专的皇帝手下做事,大臣没有一点安全感,朝中人人自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作风”也是主子逼出来的结果。

在反复无常的主子手下,只有“牺牲”能博得最终好评。崇祯皇帝特别希望大臣以牺牲来报答皇恩,如果你不“牺牲”,就得不到褒奖,甚至很难善终。

在这种几乎变态的“崇拜牺牲”氛围下,大臣不想被皇帝毁掉,就只能一边应付做“准备牺牲状”,一般寻找自己的生路了。这是任何一个不想白白送死人的本能反应,如何怪得了大臣?怪只怪小儿崇祯,不识人事,对大臣们的人性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由是,必然遭致大臣的“反毁”!

相关内容

揭秘:李自成破城在即崇祯皇帝为什么不迁都> 崇祯皇帝死前的48小时究竟做了什么?为何自杀> 揭秘崇祯皇帝:只恨生在帝王家 铁骑踏破尘世> 崇祯还没有灭亡明朝 祖墓就被李自成给刨了出> 盘点大明王朝的亡国之象 明朝会灭亡其实不怪> 孙传庭为何最终败亡 与亡国帝崇祯有着怎样关> 好皇帝崇祯为何救不了明朝 官僚腐败无能>

推荐阅读

著名战役> 红楼梦人物> 水浒传人物> 宣太后> 苏秦> 楚庄王> 荆轲> 孟子> 张骞> 苏武>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