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页
天涯知识库 · 诗词鉴赏
目录
位置: > 古代文学 > 唐诗 > 诗词鉴赏 >

大林寺桃花的诗意

【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诗意1】

这首诗前两句讲四月春末在山寺见到桃花,后两句再表达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心情。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意2】

此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而就是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记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诗人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诗意3】

这首诗以趣胜。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似乎都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记述和描写。但细读之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它不仅写出了在山寺看见迟开桃花的喜出望外之情,而且蕴含了人间事所谓“别有一番天地”的理趣。诗人用对比和拟人的手法,把自然界的春光描写得如此生动具体、天真可爱。如果没有对春的留恋与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启人神思。可谓唐人绝句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诗意4】

白居易的这首七绝流芳百世,也是我最喜欢的诗作之一。它为什么会引发众人的喜爱,这里且分享一些粗浅的心得。

首先,这首诗非常容易理解,虽然创作于1200多年前的唐代,没有古文功底也完全能领会全诗的含义:既无诘屈聱牙古训典故,也没有深沉做态扭捏说教,除了第一句和第三句还算有着诗般雅意,第二句和第四句简直就是平铺直述的大白话。阐述的事情更是平凡的自然现象:大林寺位于庐山上,由于海拔偏高,气温较低,使得花期延后。但是借助这平凡的诗句和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体现出作者高超的文学修养和深邃的思想见地。

文学作品若要吸引人,结构非常重要,好的文字结构,或者如剥笋,玄机藏身核心深处,随一层层外壳剥去渐入佳境。或者话分多头,貌似无关杂乱,俟情节代入,渐渐厘清浮现。在众多结构性表现手段中,中国古文特别推崇“起承转合”四部曲。“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则加强主题或更细述事件过程;“转”则是转折转换,放下故事的连续性,干脆去讲述另一件不相干的事情,“合”则是万涓成水,富有逻辑的把多个事由整合在一起,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这首『大林寺桃花』就非常严格的遵守了起承转合的结构:第一句讲述人间四月,已入晚春,万花凋谢,只剩绿意。这是“起”,这时要是来到庐山的大林寺,就会发现此处桃花正值时令次第开放,可见第二句还是在说花的事情,这是“承”。到了第三句,作者经常抱怨春天说消失就消失的疏忽殆尽,貌似放下花事不表,开始说起了季节变换,这是“转”,但是到了最后一句,看到这盛开的桃花,作者幡然:春天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从人间溜到了大林寺这里,此乃精彩绝伦的“合”。若是再细品味下,这首诗作拥有多种模式的“合”:前两句的“现实”和后两句“想象”的合,前两句“客观”和后两句“主观”的合,如果看到了这个结构框架的存在,再去读读原诗作,是不是更觉得出彩!这首诗不仅结构精巧,还非常富有镜头感。闭目咏颂一下,想象一个摄影镜头摇过人间已经鲜花败落的田园,快速摇移到高山的寺庙,翻过寺庙的院墙,定格在几株桃树上,桃树绿叶未萌,只有枝头一朵朵粉嫩的桃花簇拥着,镜头给这些桃花一个特写之后,边缩放边下移,恰好打到树下一个怔怔望着桃花发呆的中年人脸上,中年人表情从疑惑的变得舒展,进而浮现出顿悟后的欣悦。这个长镜头正是使用这部诗作做的故事脚本,我猜想如果白居易穿越到当代,一定会用镜头如此表现。

文字通俗亲切,结构精巧入胜,还仅仅是这部成功诗作的两个方面,不得不说,这首诗的寓意也非常深刻。诗言志,是中国诗人创作诗歌的主要动力,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一篇诗作成功的主因。白居易写此诗的时候,正因直言不讳冒犯权贵、被从京城贬为江州司马的政治挫败时刻(江州就是现在江西省九江,白居易在这里还创作了名作『琵琶行』)。中年失意难免心灰意冷和多愁善感,不过从这首诗作中,完全能解读出白居易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而这种乐观精神,我认为来自其思想境界的深邃。想象一下,人间的春天,那是怎样一副争奇斗艳的景象,和富贵的牡丹、绚烂的樱花、鲜艳的郁金香、喷香的玉兰花等相比,这不起眼的桃花就算没有误了时令,谁又能关注到她的存在呢?但是,如果耐住了性子,忍着了寂寞,慢慢的孕育,当众芳菲褪尽,即使是不起眼的桃花,舒展了孤零弱小的身躯枝头怒放,照样能引起有心人的格外青睐,甚至还被当成春天最后的驻留地。这种自信自强、敢于寂寞还不失乐观的精神,确实让我分外欢喜。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内容

《龟虽寿》赏析> 《过故人庄》的诗意> 滁州西涧的诗意> 约客的诗意> 游子吟的译文> 蕙崇《春江晓景》的译文> 春晓的译文> 登鹳雀楼的诗意> 七步诗的诗意>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

推荐阅读

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 古诗文赏析大全>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电子版>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诗词鉴赏>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王维>

阅读分类导航

唐诗四大文学名著宋词诸子百家史书古代医书蒙学易经书籍古代兵书古典侠义小说